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5课《荆轲刺秦王》同步练习

年级:高一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攻坚。(共20小题)

1、下列划线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夫人之力不及此 B .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C . 秦军旦暮渡易水 D . 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秦贪,其强,以空言求璧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 B . 秦王恐其破壁,乃辞              乃客就车 C . 相如虽驽,畏廉将军哉              莫敢难,窦婴争之 D . 而蔺相如以口舌为劳              以吾两人在也
3、下列各项中,句子意思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译文:想一想这是受了谁的残害吧,又何必去怨恨秋声? B . 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译文:回到船上,任凭它在江心漂流,随着船停靠的地方而休息。 C . 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译文:不损害它结果实而已,并没有使它结果又早又多的本领。 D .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译文:等到燕太子丹把派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办法,才开始加速祸患的到来。
4、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宾客 (赞扬) B . 亦已极 (同“疲”) C . 而公子亲数之 (问候) D . 其能 (夸耀)
5、下列名句默写,不正确的项是(    )

A .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B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C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 .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诗经·氓》)
6、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三江而带五湖          天雪,武卧啮雪 B . 适有孤鹤,横江来          予乃摄衣而 C . 且庸人尚之          顷之未发,太子 D . 宾主尽东南之          而其直,亦无售者
7、下列名句默写有误的项是(    )

A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B .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 (苏轼《赤壁赋》) C . 江间波浪连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杜甫《秋兴》) D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8、对下列两组句子划线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计不知所出耳     ④荆轲笑武阳

A . 两个“微”字不同;两个“顾”字相同 B . 两个“微”字不同;两个“顾”字也不相同 C . 两个“微”字相同;两个“顾”字相同 D . 两个“微”字相同;两个“顾”字不相同
9、下列各项中的每组句子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洎牧以谗诛 B .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暴霜露 C . 秦人不暇自哀          函谷举 D . 多于南亩之农夫          输来其间
10、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的一项是(    )

A . (应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②(因为)心一也③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糊涂)矣 B . ①余(赞赏)其能行古道 ②(沿着)染溪,斫榛莽③(用在句首,表推测 大概)失强援,不能独完 C .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招致)祸焉 ②苏子愀然,正襟危(端正)坐③胜负之数,存亡之(命运) D . ①直咸阳(趋) ②士大夫之(家族)③使秦复(爱护)六国之人
1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虢叔死           君何患 B . 若属皆且所虏           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C . 击沛公于坐           公见人被暴害,恬然 D . 尽吾志也不能至者           今人有大功击之
12、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即“竖子不足与之谋”) B . 大王来何操(状语后置,即“大王来操何”) C . 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为……”表被动) D .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即“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
13、对下列句子文言句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②群臣侍殿上者

③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④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A .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 .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 .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 .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14、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秦武阳为副荆轲废,引其匕首提秦王 B . 私见张良,具告事夏无且其所奉药囊提轲 C . 所知也臣壮也,犹不如人 D .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笑秦王还柱
15、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    )

A . 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士皆瞋目,发尽指冠 B . 范增数项王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 C . 顷之未发,太子之 倚柱而笑,踞以骂曰 D . 使使以大王 素留侯张良
16、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秦王惊,自而起 荆轲废,乃其匕首提秦王 B . 秦伯 , 与郑人盟 秦王必见臣 C . 于是荆轲遂车而去 轲自知事不 , 倚柱而笑 D . 能得樊将军首 燕王振怖大王之威
17、下列划线词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进兵略地 B . 秦王购之金千斤,万家 C . 秦兵旦暮渡易水 D .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封之
18、对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秦王还柱走             ② 图穷匕首见 

③(秦王)乃手共搏之      ④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A .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B .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 .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 .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

A .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而今安在哉? B .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 . 夺项王天下者,沛公也 亚父者,范增也。 D . 太子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20、下列句中划线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 . 今太子之,请辞决矣! B . 轲自知事不 C . 孤舟之嫠妇 D . 鱼虾而友麋鹿

二、翻译(共5小题)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3、事所以不成者,以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4、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5、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5课《荆轲刺秦王》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