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5小题)

1、①《咏雪(《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      编著。主要描写从            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分                                    等36门。《咏雪》选自“      ”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      ”一门。

②《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      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      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2、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 . 俄而雪(còu) B . 公大兄无女(yì) C . 尊君在(bù)                    D . 友人(chán)
3、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

A . 君/与家/君期日中。 B .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C . 与儿女/讲论/文义。 D . 未若/柳絮/因风起。
4、下列加线词古今词义一致的一项是    (  )

A . 儿女讲论文义 B . 则是无 C . 而去 D . 下车
5、下列加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陈太丘友期行    儿女讲论文义 B . 过中至          尊君在 C . 相委去          人不知不愠 D . 下车引          左将军王凝妻也

二、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

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寒雪日内集          ②俄而雪骤           ③公欣然曰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2)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谢太傅的儿女们分别对雪作了怎样的比喻?你对雪还可以有哪些比喻?

2、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本文选自南朝时期____________编写的《_________》。

(2)与下面例句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元方入门不

(2)
A . 欢迎光 B . 此失彼 C . 瞻前 D . 奋不
(3)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去后至     乃:_______
②下车之     引: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5)文中的“尊君”与“家君”在使用上有何不同?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1)两篇文章各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2)对语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2)
A . 俄而雪骤:一会儿雪大了。 B . 公欣然曰:谢太傅高兴地说。 C . 尝月下戏:曾经在月下唱戏。 D . 必不明:一定看不见。
(3)两篇文中孩子们有什么共同点?
(4)你认为徐孺子的“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好在哪里?
(5)我们也像文中的孩子们一样,对某样事物做一个形象的比喻。
4、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答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师,学习。

(1)“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效法,仿效;④标准,法则。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      (只写序号)。
(2)文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B .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C .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D .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
(4)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回答。

①“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

②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5、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亻及 始至行部 , 到西河美稷 , 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亻及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亻及  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亻及  请别驾从事 , 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亻及  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 , 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选自《后汉书·郭亻及  传》,略有改动)

【注】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 . 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 . 及事(完毕) D . 一日(约定的日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
A . 相委去     杂然前陈者 B . 计日告     传一乡秀才观 C . 遂止野亭   骈死槽枥之间 D . 为人若此   安陵君许寡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4)文段理解。

①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      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      ,乙文侧重叙述。

②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      (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