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第22课《〈礼记〉二则》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积累运用(共8小题)
夜幕下的南山,裹上了一层轻薄的面纱,模糊了我的视线。___________________,慢慢的弥散,最终消融在浓浓的夜色之中。
①夜空宁静,寥落的星星浸在润湿的空气里,仿佛伸手就可触碰。
②惟有自己的呼吸在空气中凝成一条条水雾。
③坐在院前的藤椅里,俯仰之间,万家灯火与稀疏星光相映成趣,甚是惬意。
④两江环抱的都市在灯饰艺术的华彩下层次叠出、错落有致、色彩缤纷,尽显人间的喧闹。
⑤山路旋转,一阵工夫就到达了山顶的小院。
⑥那一刻,静寂无声,仿佛就连自己置身的小院,也没有丝毫响声。
①孔子, 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学派的创始人。
②本文选自《 · 》。礼运,《礼记》中的一篇,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 的著作。
③《礼记》,儒家经典之一, (朝代) 编者)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你知道的儒家经典著作还有 。
二、文言文阅读(共3小题)
【甲】《虽有嘉肴》全文
【乙】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明理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①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②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③故曰:教学相长也
④非问无以广识
⑤明理矣,而或不达于事
①教 然 后 知 困
②君 子 之 学 必 好 问
①学学半。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选文【甲】论述了① 的关系,选文【乙】论述了② 的关系。两篇选文的论述,对你的学习分别有什么启发?
【甲】文:③ 。
【乙】文:④ 。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有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①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睦: )
②不独子其子(子: )
③矜、寡、孤、独(孤: )
④盗窃乱贼而不作(贼: )
①大道:
②大同:
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选自《礼运》)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选自《学记》)
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大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选自《曲礼》)
①弗学而能
②其次务施报
③玉不琢 , 不成器
④人有礼则安
①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③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不可不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