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 积累与运用(17 分)(共6小题)

1、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2018俄罗斯世界杯”引发了一场足球热,据统计,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轻人希望亲临现场观看世界杯。 B . 通过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使人们又一次重温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景。 C . 电影《芳华》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 D . 中美贸易战的停战,不但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回升。
2、下面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洞(suì)       细(xiān)       高(ào)          干(biě) B . 行(wō)       胆(què) 翠(fěi)          伤痕累(léi) C . (dí)         手(duò)         灭(xī)           笑(wō) D . (cuàn)   呻(yín)         笨(chǔn)      异(chā)
3、下面诗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B . 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C .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D .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涯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 成尘雾和碎末。
4、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旅途,如果太过平坦顺利,反而会在______中虚度。正如流水,有波折才会______美丽的浪花。至于结局,并非是最重要的,______你享受了______的过程。

A . 索然无味 激起 而且 精致 B . 如释重负 激扬 况且 精妙 C . 如释重负 激扬 因而 精美 D . 索然无味 激起 因为 精彩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种深情。本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 儿女为祖国母亲献身的真情。 B . 《断章》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 对”的关系。 C . 《梅岭三章》中为了表现作者革命到底的决心,用死了也要去“泉台”集合“旧部”去革“阎罗”命的说法,是因为鬼神怪异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很常见,能更容易让读者理解。 D . 《海燕》中“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既是对革命风暴的期盼、呼唤,又是对广大人民的战斗召唤
6、古诗文默写
(1)出门东向看,      。(《十五从军征》)
(2)满眼风光北固楼。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      ,波涛如怒。(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喻冬雪,既表现边塞特有的奇

异壮丽的风光,又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的诗句是:            

(5)诗言志,《过零丁洋》中诗人文天祥言说自己志向,将诗格与人格融为一体,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的诗句是:            

二、阅读(共7小题)

1、阅读《出师表》选段后回答。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    本文的作者诸葛亮,他在这篇表文中给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分别是:

①                

③          

(2)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    躬于南阳      夜忧叹      

②    先帝不以臣卑鄙      

(3)选文中,诸葛亮追忆了哪些往事,表明了他怎样的态度?
2、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

节选自《后出师表》

(1)对“惟坐而待之,孰与伐之”的“孰”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1)
A . 通“熟”,形容词 B . 同“谁”,疑问代词 C . 同“怎么”,疑问代词 D . 同“为什么”,疑问代词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3)    文中提出了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请找出有关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
(4)这段文字在内容上写到了哪两层意思?请概括回答。
3、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①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②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③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④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1)从全文的情节发展看,它属于() (1)
A . 开端 B . 发展 C . 高潮 D . 结局
(2)这段记叙的主要事件是() (2)
A . 孔乙己被打折了腿。 B . 丁举人有钱有势。 C . 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 D . 众人耻笑孔乙己。
(3)孔乙己被打折腿的直接原因是      ,而根本原因是      
(4)联系全文可以看出:      ,不仅毒害了他的      ,而且也摧残了他的      
4、阅读《远行的童年记忆》,回答问题。

远行的童年记忆

    ①又是麦浪翻滚时,这些金色的麦田,麦客撞开了我渐行渐远的童年记忆的大门。

    ②天刚刚有些微弱的光亮,那些头顶草帽、手持镰刀,挑着简单行囊的麦客便候鸟似地穿梭在乡村的道路上了。布鞋的噗沓声带着一路风尘,随着麦香的气息惊扰了乡村的美梦。天大亮时,村子中心的磨盘前已聚集了好多麦客。男人头戴草帽,女人脖子上搭条毛巾。他们衣着简朴,操着生硬的外地口音,有父子兄弟,也有夫妻相随,看起来都很壮实。有雇主过来了,他们便簇拥上前,谈好价钱的人跟着去了,剩下的人则继续等待。

    ③村子地处川道。家家户户都有七八亩地,人口多的甚至上十亩。一晌太阳两阵风,麦子瞬间成熟。若不及时收割,一场风雨就有可能让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家家户户都很心急,男女老少齐上阵,忙不过来的人家便去请麦客。父亲在煤矿上工作,不能回来,奶奶便张罗着叫麦客帮忙。经过一番比较,特会算计的奶奶相中了一对夫妇,每亩价格比别人少两元钱。奶奶说,女人割麦没有男人快,可是心细,两亩地少四元钱。划算。

    ④母亲把夫妻俩带到地头,指出地界就去忙了,只留下我照看。天很热,男人和女人捋下袖子和裤腿,全副武装,拱着腰,低着头。飞快地挥舞着镰刀。男人在前边开道,边割边做捆蝇;女人紧跟其后,边割边捆。随着有节奏的唰唰声响,麦子便一排摔倒在脚踝前,用脚一勾、镰一挟,便成一抱麦子,三缠两绕后干净利索地绑出一个半人高的大麦捆来。躲在地头树下乘凉的我,只能看到两个猫着腰的背影在麦田掘土机似地前进。在他们身后,湿气尚未散尽的断鲜麦茬如海岸线般不断延长。田野里没有一丝风,太阳越来越高。刺眼的阳光如麦芒般扎到人身上,火辣辣的,疼得难受。蝉也不叫了,不知躲到哪儿乘凉去了。虽然他们一个戴着草帽,一个头顶毛巾,但后脊的衣服却湿透了一层又一层,割麦的速度也明显慢了下来。

    ⑤奶奶颠着小脚到地里送水来了。看着地里麦荐很低,麦穗给得干净,奶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招呼他们到地头吃馍喝水。当男人摇着草帽扇风,女人扯下头上的毛巾擦汗时,我发现。原本眉清目秀的两个人,此时脸上黑一道儿白一溜儿,衣服上也爬满了麦芒和灰尘。

    ⑥“婶子,你家的麦穗又大又长,颗粒饱满,估计亩产能上八百斤。”男人的话让奶奶眉开眼笑。

    ⑦“都是老天爷帮忙,风调雨顺,麦子才长得这么好。”奶奶说。

    ⑧女人顺着妈奶的话去。说:“这么大的地,这么好的麦子,够你们家吃几年呢。可比我们山里强多了。” ⑨原来男人和女人来自深山人家。山大沟深地薄、田地少,多种玉术少有麦子。每到收麦时,他们便出山当麦客维持生计。

    ⑩午饭,奶奶给做的凉面,按照男人的要求送到地里。吃完饭,麦客夫妻俩继续割麦。中午的太阳最毒、但麦秆更脆易割。于是,全色的麦海在麦客挥舞的镰刀下不断地后退着。临近黄昏,整整两亩麦子全被割完。 ⑪夜风扫去了一天的燥热,满天星斗点亮了夜空,村子中心的磨盘旁。结算完工钱的麦客们聚集于此休息。男人们袒着晒得黝黑的胸脯,有的磨镰刀,有的吸旱烟,有的倚靠着麦秸堆打起响亮的鼾声来。女人们又恢复了爱热闹的天性,你一言我一语地拉起了家常。很快,这些技术过硬、勤劳肯干的麦客又要追着麦子成熟的气息,开走在一个又一个乡村。

    ⑫当现代机城碾碎麦客的足迹,当镰刀成为陈列在展馆的纪念物时,有多少人还能记得麦客这个行当?而我存留于童年的麦客记忆。也已经蒙满灰尘,远行四十年了。

(1)    请简要概括这对麦客夫妇的人物形象。
(2)请分析下面句子。

田野里没有一丝风,太阳越来越高。刺眼的阳光如麦芒般扎到人身上,火辣辣的,疼得难受。

(3)选文第⑧段的对话,表现了“女人”怎样的情感?
(4)    选文第⑨段在记叙方式上属于哪一种?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5)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儒林外史》是            (人名)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      回。这部小说代表着中国古代       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6、下面哪些人不是《简·爱》中的人物?( )
A . 圣约翰 B . 英格拉姆小姐 C . 希刺克利夫 D . 阿黛勒
7、“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个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这段话是简爱的名言,它体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个性或精神追求?(答出两点即可)

三、综合实践(8 分)(共1小题)

1、“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初中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生活,无限豪情洋溢在心中。在离别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进“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主题班会活动。
(1)为这营造活动氛围,班委会准备在主席台两边张贴一副对联,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回忆过去欢乐浮现眼前

 下联:      

(2)为留下珍贵记忆,九(2)班正在编写班史,请将编写步骤补充完整。

 ①整理班史编委会,由编委会给各小组分配任务。

 ②      

 ③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④      

四、作文(50 分)(共1小题)

1、请以“你 的样子真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    将题目补充完整,如笑,认真,坚持„„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④字数不少于 600 字,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