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拟人) B .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比喻) C . 蝈蝈十分喜欢吃肉,但不像螳螂一样只吃肉。(比喻) D .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比喻)
2、读课文《荷叶母亲》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荷叶 母亲》结尾的“心中的雨点”指记忆中可怕的大雨。 B . 《荷叶 母亲》是一首借景写人、托荷叶赞母亲的散文诗。 C .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D . 《金色花》通过对文中孩子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母子情深,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3、下列标点符号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哪里比得上她呀! B . 张华考上了北大,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C . 今年的暑假,你是打算去北京旅游呢?还是去深圳旅游? D . 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成为我们不懈追求的箴言。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 . 足球比赛正在紧张地进行,在场的观众不时地为首当其冲的运动员喝彩,为落后者加油鼓劲。 B . 孩子应该干、可以干的事情,要让他们自己去干,父母不要评头论足 C . 宋老师针对班上学生学习成绩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因材施教,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D .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 , 而是及时地向全党敲响了警钟。                           
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无所不精。

③就这样,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的旅游生活。

④白天他们或步行或骑马,徜徉于自然美景和人文胜景之间;晚上则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欣赏美丽迷人的夜色。

⑤泰戈尔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茁壮成长不但要“读万卷书” , 还要“行万里路”。

⑥泰戈尔12岁那年,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A . ②①⑥④③⑤ B . ②①④③⑥⑤ C . ①⑥④③⑤② D . ①③④⑥②⑤
6、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莲篷    遮蔽    凌霄花    绿树成荫 B . 姊妹    繁杂    捉迷藏    絮絮叨叨 C . 覆盖    慈怜    笑嬉嬉    丰富多彩 D . 庭院    花瑞    花瓣儿    烩炙人口
7、下面对《荷叶·母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中插叙九年前一个月夜祖父和“我”的谈话——三个姐妹应花瑞而生,为下文的借花喻人蓄势。 B . “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烘托出“我”烦闷的心情。 C . 作者由荷叶遮蔽雨中红莲,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表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D . 本文借物喻人,把母亲比作荷叶,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心中的雨点”指不能跟别人说的烦恼。
8、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传承。(将“发扬”与“传承”互换位置) B . 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把“刻画”改为“描绘”) C . 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 D . 《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材料。(删去“为”)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  仿照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完成下边的练习。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①冬天像      

②老师的话像      

③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      


2、按照例句的修辞和句式,重新拟写句子。

例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啊!你是      ,我是      。心中的旱季来了,除了你,      

3、《金色花》作者是      (国名)文学家      (姓名)。《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      ,原名      ,选自      。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            等。
4、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罗摩

菡萏

      

      

dǎo

pái  huái

      

      

      

三、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                                                                                         金色花
      ①偶尔看见人家阳台上花草缤纷,煞是艳羡,激起我养花的兴致。我从朋友家里陆续弄了一些花草来,海棠,月季,文竹……开始还能记着浇水、松土,但到底很难始终不渝。我这才意识到,养花并非什么闲情逸致,完全是勤快人的事情。
      ②只有仙人掌活下来了。
      ③无论阴睛雨雪,也不论那一小盆泥土如何枯涸龟裂,它总是绿色挺拔,每一根毛刺都伸出渴求的喙,贪婪地啄着阳光和空气。
      ④可这并未给我带来欢欣。它既不美,也不雅。我只是不无遗憾地想,为什么美的总是那么娇弱,而不美的却总是那么倔强呢?要是海棠、月季、文竹也是这样易于生活该有多好啊。对于它的存在,我却不再关心。
      ⑤许久后的黄昏,我倚着阳台望远,无意瞥见这盆仙人掌。它竟横竖添了许多新节,刀戟般凛凛叉开,待细看时,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⑥不是么,且不说它的大小掌节是怎样歪歪斜斜,怪模怪样,只看那绿色的掌面吧,竟皱皱巴巴,细纹密布,像一张老人的脸。我越看越觉得它丑……
      ⑦我真不知道,它还会怎样疯长下去。也许叫它死去比叫它活着困难一百倍,这可怕的东西!
      ⑧我的养花历史就此告一段落,自然是没有养出一朵花来。谁想夏天一到,竟发生了奇迹。
      ⑨久雨后的清晨,推开阳台门,蛋青色的光亮和泉水般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感到那盆仙人掌上有一大团很耀眼的东西。是霞光吗?是雨水折射的太阳吗?我定睛一看,什么,是花?
      ⑩是的,是一朵花,并且是一朵异常漂亮的花。金黄色,十二片绸缎般富有光泽的花瓣,敏感地轻颤着流苏般柔软的花穗,细密地遍布着雪乳般滋润的花粉。它凝然静立,却闪烁着宫殿般辉煌灿烂的光芒……
      ⑪这是我看过的最美的花!
      ⑫此刻,仙人掌骄傲地高擎着。仙人掌上的皱纹是愈加深刻了。是啊,它赖以立身的不过是一捧泥土。要开出这样震撼人心的金色花,它不能不倾注全部心血。
      ⑬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的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
      ⑭可以想像,这仙人掌,它曾经有过柔软的叶,窈窕的枝。但为了抗拒沙漠的压榨,它才变得冷峻而坚强。在沙漠吞噬掉无数娇美花卉之后,我们还能欣赏仙人掌神奇的金色花。
      ⑮它并非一朵仅仅使人赏心悦目的花,它的不甘泯灭的美,令弱者也令强者肃然起敬。
      ⑯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是不可摧毁的。

(1)根据④~⑦段内容,分别概括出开花前的“仙人掌”和“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
开花前仙人掌的特点:       。
海棠、月季、文竹一类花草的特点:       。

(2)根据③~⑬段内容,概括出作者对仙人掌的感情所经历的四种变化。
       →       →       →       

(3)作者在第⑬段中写道:“我面对这皱纹满面的仙人掌和它美丽辉煌的金色花,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庸俗感到惭愧。”请根据③~⑬段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①是什么原因使作者“竟酸楚地流下了眼泪”?
②作者为什么说自己“浅薄庸俗”?

(4)文章采用了纵横对比的手法,纵观全文,分别概括出纵向和横向对比的内容。
①纵向对比为       和       的对比。
②横向对比为       和       的对比。

(5)本文是一篇状物寓理的散文,作者通过对“金色花”的描写,要揭示怎样的一个道理(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荷叶·母亲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922年7月21日

(1)文章展示了作者的心情变化,请写出变化过程。

                        

(2)作者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而深受感动,这是为什么?
(3)从文章中摘取一个词语概括“荷叶·母亲”的形象。
(4)把文章的点睛之笔认真抄写下来,并谈谈此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综合性学习。

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香醇的茶值得永远品味,那便是母爱。5月11日母亲节前,某班同学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2)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分工合作,然后开展全班交流,请帮助完成下列活动步骤。①主持人致开场白并宣布活动开始。

      

      

④主持人致结束语并宣布活动结束。

(3)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题。

①央视一则广告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看见妈妈正在给奶奶洗脚,于是也端着不断溢出的半盆热水走到他妈妈面前,用欢快、稚嫩的声音说:“妈妈,您洗脚。”

②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绿荫?

③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分析以上三则材料,我得出的结论是:      

(4)祖国,我们伟大的母亲,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请你写一句话为祖国母亲献上美好的祝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散文诗两首》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