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升九暑期衔接训练:第14讲 诗歌鉴赏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诗歌鉴赏(共20小题)

1、《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标题中的“岳”即为号称五岳之首的      ;“岱宗”是对      的尊称。“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造化”之意是      ,“钟”的意思是      “阴阳”的意思是      

(2)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3)文中“割”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的作用。

2、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采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歌用            作喻,说明自己的仕进之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

(2)请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两句诗蕴含的情感。

(3)“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

(1)全诗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叙事、写景?                               

(2)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画面,并赏析这一千古名句。

4、阅读陶渊明《饮酒(其五)》,完成问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表明诗人心境的两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怎样的景色?从中可感受到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

5、阅读下面【甲】【乙】两首诗歌。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1](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1]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1)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         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       时的景物。

(2)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修辞手法:拟人、                                     
表达效果:                                             

6、      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1)(2)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歌首联“      ”和“      ”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2)诗歌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提示:可从其哲理性及表情达意方面来思考)

7、阅读《回延安》片段,回答问题。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

革命万里起高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

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

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1)下面各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1)
A . 宝塔山下留脚印 B .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C . 延河滚滚喊“前进” D . 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2)请仔细品味诗中划线字“照”与“喊”的表达效果。
(3)怎样理解“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这句话的含义?
(4)请简要概括这节诗的主要内容。
8、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问题。

卖炭翁(节选)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      ”和“      ”。
(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 . “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 . “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 . “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9、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回答下面问题。
(1)品析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妙处。

八月秋高风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诗歌最后一段“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有什么作用?
(3)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参照示例进行描绘。

示例: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

(4)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4)
A . “归来倚杖自叹息”中的“倚杖”与“为盗贼”相照应,诗人叹息的内容是:自己的苦,周围人的苦,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B .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语双关,一是表现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二是表现盼望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能尽快从深重的灾难中解脱出来。 C . 第一段表现了诗人对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无奈和伤感之情。 D . 诗人推己及人,宁可“吾庐独破”,也愿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这表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的深厚感情,寄托了企盼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
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历历:      

②乡关: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诗的前两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②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③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④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

(3)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4)这首诗的前四句中,“黄鹤”三见,“空”字重出,是否有重复之嫌,为什么?
(5)五,六句写登楼所见的实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1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3)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
(4)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1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      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      时的景物。
(2)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白居易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4)白居易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1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用“/”线给下面诗句划分朗读节奏。(每句画一处)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15、阅读理解。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春望》是一首      (体裁),写于      之后,表现了作者      的情况。
(2)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诗的尾联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对于这个艺术形象,作者采取了怎样的描写方法?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写出诗中对仗的诗句,这与本诗的体裁有什么关系?
1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项,一览众山小。

(1)诗中“齐鲁”指今天的      省,“岱宗”指五岳中的      
(2)诗中“      ”两句为名句,不仅写出了山的      ,更表明诗      
1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这首诗勾画了一副恬静、平和的水乡春景图:临水的村庄,疏疏落落的篱笆,                  ,奔跑的儿童……和谐而富有诗意。
(2)三,四句中“疑”“急”二字,描绘出一个怎样的农村儿童形象?
18、阅读诗文,回答问题。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解释划线的字。

①东皋暮望      

②山山落晖      

(2)表现作者彷徨无依的苦闷心情的诗句是      
(3)哪句诗体现出作者的避世之意?
(4)“望”的宾语(或内容)有哪些?
19、赏读古诗。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请自选一个字加以赏析。
(2)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2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破山寺后禅院的环境特点是“      ”,作者的心境是“      ”。(各用诗中一字概括)
(2)诗的颔联现已化为哪一个成语?这个成语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0年八升九暑期衔接训练:第14讲 诗歌鉴赏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