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小题)
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______。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______。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赠予我一次祝福。________,我的眼睛湿润了。
①天幕上的几颗明星我抬头便可以望见
②我抬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
③他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
④他们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像一个人的眼睛
⑤无数蓝空里眼睛似的闪烁着的星子被我望着
⑥望着蓝空里眼睛似的闪烁着的无数星子
二、基础知识综合(共1小题)
阅读那几天的日记是可怕的。天气变得愈来愈_____,寒季比平常来得更早。他们鞋底下的白雪由软变硬,结成厚厚的_____,踩上去就像踩在三角钉上一样,每走一步都要粘住鞋,刺骨的寒冷_____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他们往往一连几天畏缩不前,走错路,每当他们到达一个贮藏点时,就稍稍高兴一阵,日记的字里行间重新闪现出信心的火焰。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钦佩。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三、名著阅读(共1小题)
四、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弘扬传统,知礼孝亲,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列任务。
请收集有关孝亲的经典名句,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
例句: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
作为中学生的你,将如何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及长辈。
五、句子默写(共1小题)
六、诗歌鉴赏(共1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七、对比阅读(共1小题)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莲以夏开① , 惟避暑山庄之莲至秋乃开 , 较长城以内迟一月有余。然花虽晚开,亦复晚谢,至九月初旬,翠盖红衣,宛然尚在。苑中每与菊花同瓶对插,屡见于圣制诗②中。盖塞外地寒,春来较晚,故夏亦花迟。至秋早寒而不早凋,则莫名③其理。今岁恭读圣制诗注 , 乃知苑中池沼汇武列水④之三源,又引温泉以注之,暖气内涵,故花能耐冷也。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有删改)
(注)①莲以夏开:莲花在夏日开放。②圣制诗:皇上写的诗。乾隆到避暑山庄时写过“荷花仲见秋,惟应此热泉”的诗句。③名:说出。④武列水:武烈河,滦河支流。
今 岁 恭 读 圣 制 诗 注
当求之于上流( )
但知其一( )
盖塞外地寒( )
故花能耐冷也( )
①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②惟避暑山庄之莲至秋乃开。
八、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贫穷,不是她的烙印
王旭
①她低着头,手指缠着衣角,看上去十分拘谨。穿的衣服明显不合体,小小地缚在身上,双肘的部位还粗糙地缝着两块颜色极不谐调的补丁。
这是河北省一个极偏僻的小山村。没有公路,没有电话,没有电视,甚至连照明灯都刚刚接上不久。村民们只依靠山上零散的几颗枣树勉强维持着生存。这里的孩子,不要说读书,即使是温饱,亦是极难保障的。
看着面前一摞摞崭新的书本,女孩清澈的眼神里闪烁着希望的光。“阿姨,这些书和本子,都是给我的吗?”她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书本,语气中有怀疑。
“是的,全是给你的。喜欢吗?”我帮她理了理有些杂乱的头发,心中疼惜不已。
“真的?都是给我的?”她又问,眼中夹杂着不确定与期盼。
“当然,我们可以拉勾。”我伸出小指,对女孩微笑。
她怯生生地伸出手,将细瘦却已粗糙的指头跟我勾在一起。②突然,灿烂的笑如菊花般盛开在她的脸上。这时,电视台的小张拿着话筒走过来,摄影师小罗也摆好了架势准备录像。
如晴好的天空突然飘过一大片乌云,女孩明媚的笑容顷刻黯然。她把书轻轻地放回原处,小小的身子开始慢慢后退。
“怎么了?没关系的,如果不会说,叔叔可以教你。”小张走过去拉她。
她继续往后退着,眼泪也一颗颗滴落下来。
我走上前问:“为什么伤心,可以跟阿姨说吗?”
女孩用袖子抹了一下眼睛,哽咽道:“阿姨,我不想上电视,别让他们拍我好吗?”她解释着,小脸急得通红,“我知道,我现在很穷,但是我保证,我一定努力学习。我不会穷一辈子的。”我的心倏地一疼。
小张的话筒缓缓落下,小罗也默默地将摄像机收了起来。
我将书本放到她手里:“孩子,其实你一点都不穷。回家去吧,好好读书,你的心愿一定会实现的。”她笑了,眼睛弯成月牙儿。我知道,此刻她的内心,已有向上的力量在升腾。
车走出很远,尘土飞扬中,那个小小的影子仍站在原地。一路上,大家都沉默不语。这个仅仅 12 岁的女孩,教我们懂得了:贫穷,不是一个人永远的烙印。
(节选自《读者》2008年第19期,有删改)
怀疑—— ——兴奋—— —— —— ——欣喜
①她低着头,手指缠着衣角,看上去十分拘谨。
②突然,灿烂的笑如菊花般盛开在她的脸上。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李汉荣
①初夏的一个上午,我去河边散步,看见河湾的岸边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紧张专注,好像在讨论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轻轻走近他们,才看见他们正在营救一只在水面上盘旋挣扎着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许翅膀受伤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过于沉重而无法飞行。小男孩将一枝柳条伸向水面,但柳条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条,解下自己的红头绳将两根柳条接起来,终于够着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赶快爬上这小小“生命线”。小女孩急忙摘下头上的蝴蝶形发卡,系在柳条的一端,让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这是你的同伴来搭救你了,你不认识我们,你总该认识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缓缓地挨近这一只“蝴蝶”,缓缓地爬上这只“蝴蝶”结实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将柳条移向岸边,蝴蝶终于上岸了,两个孩子快乐得又说又笑起来。
②我以为事情到此结束了,然而,两个孩子又商量起了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们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正开放着的一丛野蔷薇花上,让它一边晒太阳,一边汲取花蜜。但是,他们仍觉得这种安排不到家,他们担心贪嘴的鸟啄食了这需要安静疗养的可怜蝴蝶,就采了几片树叶搭起一个简易的绿色“避难所”,将蝴蝶护在里面。他们相信,待它安静休息一些时候,伤口愈合,体力恢复,它就能重新飞舞在春天的原野上。
③今天上午我本来是不准备出门的,想待在家里读书或写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还是出门了。多亏我走出了门,在书本之外,我读到了春天最纯洁、最生动的情节。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键盘之外,两个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湾,组合成真正满含温情和诗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们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处,通向万物深处,通向心灵深处。
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许多。首先我觉得我的善心比孩子们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许我更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脸面、尊严,而对其他生命和生灵的生存处境及他(它)们所受到的伤害,并不是太关心,即使关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倾力相助,即使关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报。总之,我觉得,仅就善良、纯洁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而言,我们不是与日俱增,而是与日俱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会逐渐加剧,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纯洁这些人性的好水土,内心的河流渐渐变得混浊,泥沙俱下。细想来,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纯真情怀少了,实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计多了,在这一多一少的增减过程里,人们的情感和心灵,就渐渐出现轻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这样荒漠化的人组成的人群和社会,岂不是大沙漠?那时不时呼啸着扑面而来、飞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尘暴?
⑤那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是这个早晨的天使。他们对一只蝴蝶的同情、对事物的爱,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纯洁的内心。除了爱,他们没有别的动机,爱在爱中满足了。不求回报的爱,才是大爱、真爱。不求回报的爱,也许才会获得事物本身乃至整个大自然更丰厚的回报。
(选自《读者》2016 年第3期,有删改)
→ →
九、作文(共1小题)
2020年,14亿中国人正在经历一场非同寻常的抗疫之战,中国人民在应对疫情中表现出的坚韧不拔、负重自强的民族品格,让世界为之动容!白衣战士:冲锋,朝着最危险的地方;科研人员:战“疫”,“逆行”在最前线;八方支援:接力,汇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澎湃力量。爱心正在传递,战“疫”接力攻坚,一个个人,一件件事,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请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一篇话题作文,作为献给共和国的礼物。
题目:以“那一刻,让我感动”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以“那一刻,让我感动”为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创意有创见。④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⑤字数不得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