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蓬壶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句子默写(共1小题)
二、语言表达(共1小题)
温馨提示:着重号“.”标示在词语下面。停顿,用“V”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每句只标一处)
三、基础知识综合(共1小题)
双腿tān huàn后,我的脾气变得 甲 (A.喜怒无常B.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使我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tān huàn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 乙 (A.捶打B.敲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①tān huàn( ) ②侍弄( )
(甲) (乙)
四、诗歌鉴赏(共1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五、对比阅读(共1小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 (《世说新语·方正》)
(乙)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① , 为乡里所患。又义兴②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③说处杀虎斩蛟,实冀④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⑤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⑥ ,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⑦ , 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⑧ , 何忧令名不彰邪⑨?”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世说新语·自新》
(注)①凶强侠气:凶暴强悍,任性使气。②义兴:地名,今江苏镇江。③或:有的人。④冀:希望。⑤或:有时。⑥二陆:指陆机陆云兄弟二人。⑦朝闻夕死:即“朝闻道,夕死可矣”。⑧之:提示宾语前置。⑨彰:彰显;邪:通“耶”,可译为“呢”。
①君 与 家 君 期 日 中
②闻 里 人 相 庆
期日中
下车引之
尊君在不
而年已蹉跎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②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六、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春之怀古
张晓风
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②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
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亊: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⑤鸟又可以并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⑥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去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⑦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①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②在湮远③年代中的春天。
(选自《张晓风散文集》)
(注释) ① 烟囱:文中指工厂向空中排放工业废气的管道。②踯躅:停留。③湮远:久远。
示例:在文章第①节中,作者把春雪消融,流水淙淙,想像成白雪像人一样忍俊不禁,出声朗笑,一路欢歌,把春雪融化的景象写活了。
①
②
③
①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从加点词运用的角度赏析)
②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③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④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⑤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⑥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①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②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七、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材料一)童年时代最要好的朋友称为“竹马之交”;割脖子的交情称为“ A 之交”;像金石般坚固的交情称为“金兰之交”;在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朋友称为“ B 之交”;没有抵触、感情融洽的交情称为“莫逆之交”;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称为“ C 之交”;贫困时结交的知心朋友称为“ D之交”;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称为“道义之交”;贤者之间平淡如水、不尚虚华的交情称为“E 之交”;只见过一面的交情称为“一面之交”。
(材料二)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世说新语》
(材料三)为了从经济上支持马克思的研究,恩格斯去经商,把挣来的钱不断地寄给马克思。当马克思还没有精通英文时,恩格斯就帮他翻译;当恩格斯写文章时,马克思也常放下自己的工作,帮他写作有关部分。《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马克思写信给恩格斯:“没有你我永远不能完成这部著作。”
(材料四)下图是“朋友”二字的小篆写法,“朋”字看起来像并列的两串贝壳,“友”字看起来像两只相握的右手。
①患难②忘年③刎颈④君子⑤贫贱
(1)八、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共2小题)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以上文字选自于《朝花夕拾》中哪一篇?让“我”产生“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的感觉的是什么事情?
九、作文(共1小题)
请以“那一刻,我怦然心动”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写自己亲身的经历和体验;除诗歌外,体裁不限;不少于600 字,且文中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