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2020年九年级语文学业水平质量评价试卷(一)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下面依次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二、对比阅读(共1小题)
(甲)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三、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
愧疚
丁宁
①小时候,一个教私塾的老头儿,常指点我学点古诗文,这老头对我极少有笑容,要求极严格。他每教我一篇,必得要我也学着他那音调背下来。我自是不愿,但违抗不了我母亲。她是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家庭妇女,可就是崇拜读书识字,对那些信奉孔孟的老夫子们,更是五体投地。千叮咛,万嘱咐要那老头儿教我熟读诗书。
②老头儿除教我背唐诗,还教一点古文,先秦的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及以后历代的名家之作,都教我一点,我大半不懂,也不想懂。可是,渐渐对一些抒情的文章,感到了兴味。我背陶潜的《归去来兮辞》,王勃的《滕王阁序》,向子期的《思旧赋》,也模仿着老头儿,拖腔拉调,抑扬顿挫。
③夏夜,我和母亲坐在小院里乘凉。“牛郎织女快团圆了。”母亲看着天空的星星,总不厌其烦地讲着我已听过十几遍的故事。母亲讲完故事,照例说:“该背书了,我不说你是不背的。”于是我便打着哈欠,无精打采地背诵。至今,我还觉得奇怪,我背那些古文,母亲听不懂,却总是爱听。等我打起精神,背得带点感情的时候,她那摇动的芭蕉扇,也仿佛有节奏地打着拍子,连那猫咪咪也伴和着,温柔地咕噜咕噜念着经。
④还有一次,我读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读着读着,流下眼泪,被母亲瞧见了,她问我读的什么那样伤心,我对她说了文章的意思,结果又引起她的伤感。她说,这文章使她想起了早年死去的舅舅。母亲说:“看人家一个做叔叔的,还把侄儿写在文章里,叫千百人都哭,可是你那舅舅,你姥姥去世了,只有我在心里记着他,要是我死了,还有谁知道世上有那么个人呢!”从此,每每风晨雨夕,我读那“千古绝调”,眼前总浮动着母亲的眼泪。
⑤一个秋夜,我和母亲又坐在小院里,“为什么好久不背书了?”母亲问我。我告诉她,我现在读的是新书,不用背。她似乎很诧异,问我手中拿的什么书。我说,是一个叫朱自清的人写的,母亲要我念一段给她听,我只好照办。在蟋蟀的催促下,我们进了房间,坐在温暖的炕上,母亲高兴地点上小油灯,我便逐字逐句地朗读《背影》。还没念完一段,母亲便欣喜地说:“这书好懂,”当我念到那位父亲为远去的儿子买桔子,蹒跚地穿过铁道,又爬上月台,儿子瞧他的背影流眼泪的时候,我母亲竟也哭了。过一会,她说:“这书写得太真切了,就像你爹去高丽国。每次我看着他跨过东河大桥,他只留给我一个背影,我这一辈子看了他多少背影!可现在,一连三年没见他的背影了!”
⑥那时,我爹在朝鲜手头拮据,为了把路费节省下来,给家多捎几个钱,已经三年不回家了。母亲的眼泪,使我也想起爹的背影:一个中等个儿,头戴灰色毡帽,身穿深灰色的粗布夹袍,上罩着线呢马褂,肩上背着一个土色帆布旧钱褡子。出了家门,脚步匆匆,只见褡子的一头在他背上鼓鼓囊囊,那里面装着煮熟的鸡蛋、甜饼,还有母亲亲手给他做的纳底鞋。
⑦爹的这个背影,长久不变,直到接近六十岁的时候,我仍然追着他过大桥,不过那时,那背影已经不是那么挺直和硬朗,脚步也蹒跚起来了。唉,那是多么悲凉的背影!当我懂得一点人生以后,我常想,有谁能够把我爹的背影写出来啊!
⑧没有料到,后来我自己踏上了文学工作之路。自然,我常常想到我爹的背影,他已经去世了,我却一直没有找到一支顺手的笔。于是我自怨自艾,觉得对不起我爹,他用血汗养育了我,可我报答了他什么?我更对不起从很早就对我抱着期望的可怜的母亲啊!
⑨再以后,在革命的路上,越来越远,爹的背影似乎变得模糊了。而代之的是许许多多新的壮丽的背影,有昂首阔步、奔向战场的背影,有视死如归、牺牲在敌人枪弹下的背影,还有成千上万劳动人民的瘦弱弯曲的背影,健壮高大的背影……~我自问:为什么不去歌颂他们、表现他们呢?
⑩然而一直到现在,我竟没有描好我心中的“背影”。
诚信无价
①有人说:“诚信像雨,洗净人们心灵上的尘埃。”也有人说:“诚信像雷,震撼人的灵魂。”我觉得诚信像根,深深扎在成功这一片土地上。
②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他将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觉得不管你走到哪里,不管你是大人还是小孩,不管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管你什么事情都应该诚实守信不能背叛诚信!我看过这样几则关于诚信的故事:
③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纷纷、人心慌慌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50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④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舞足蹈(A)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来到——(B)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C),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⑤鲁迅先生说:“人类急需一场思想的拯救。”现在的人们何尝不需要?(D)大家忙于快节奏的生活,虽然是脑力劳动者,也只思考与自己职业相关的事物,说到底,就是赚钱——生活——赚钱。大家都忙于生活,没有多少人能真正静下来思考。偶有两种人能做到,一种是日暮西山的老者,一种是初春新芽似的婴儿。而前者只顾回首一生,后者什么也不懂。一个国家经济再雄厚,科技再发达,都少不了伟大思想的牵引。这种思想是经过思考才得出来的,可不是心血来潮。
⑥诚信是一朵桑兰花,它开在人们荒芜的心田;诚信是一杯浓茶,它让生活更加浓郁芳醇;诚信是一首劲歌,它奏响了时代;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处事的最基本准则。
在阅读中拥有“心力量”
①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而阅读,就是那副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②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方面。伟大的书,本身就同时拥有安顿灵魂和激发创造的力量。物质的发展永远会受到各种制约,精神的蓬勃才是不竭的源泉。毫无疑问,阅读正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更有条理、更有方向、更有智慧。更重要的是,阅读让我们的心灵有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③我们需要用阅读来重建信仰,社会需要诚信,人们需要信仰。读书会让人知道世界的深奥,会让人明白自己的无知与渺小,会让人产生敬畏之心。而敬畏之心是建立信仰的重要基础。阅读不是为了帮助我们逃避生活,逃避与人打交道,而是为了帮助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共读共行,才能同心同行。
④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创新创造。好的书会让我们更年轻、更有活力。读书,应该是一种挑战,向未知世界、同时向自己智力的一种挑战。虽然批评式的阅读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不过读书不是为了批评书中的缺点与错误,而是为了创新创造。尤其对于研究问题与建构理论而言,阅读应该以学其所长为主。
⑤我们需要用阅读来探索世界。我们看到的世界。总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近视”“老花”等原因,或者“粗心”“马虎”等心理,让我们无法清晰把握这个世界。而阅读,就是那副能够帮助我们清晰看世界的眼镜。
⑥我们需要用阅读来反思自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本书里,每个读者所读到的、所汲取的,都带有个人色彩。每个真正用心阅读的人。总是能够在书中寻找到自己,从而通过行动,去寻找有意义的人生。
⑦没能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不妨从现在行动,即使不能以书为友,也应对阅读的好处有所了解,对爱书人、读书人保持尊敬。我们中国人历来对于文字、书籍、读书人,都是尊敬的。在古代,连有字的纸张也不能随便乱扔。对这些保持必要的尊敬,本身就是对文化的尊敬,是一种修养。
⑧对于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提高标准。读书也是思维与智力的体操。如果不能读一些有挑战性的书、能够刺激自我超越的书,很难有真正的成长。跳一跳才能摘智慧之果。同时还要注意读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在朱子24字读书法中,熟读精思是最主要的内容。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是很难真正把握书中精髓的,正如饮食,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有补于身体。
⑨虽然,现在很多人说书价贵,但毕竟还有公共图书馆和网上阅读等途径,对于想读书的人来说,不会因为没有钱而无法读书。把阅读当做吃饭、睡觉一样的基本需要与日常习惯,对财力的要求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读书,不是无奈的选择,不是为了打发无聊的光阴。最伟大的知识总是藏在最伟大的著作中,只有通过我们的阅读才能转化为力量。
⑩以阅读重建心态,从而拥有“心力量”,必然创造新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四、句子默写(共1小题)
五、语言表达(共1小题)
光明中学九年级(1)班,正在举行“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的最后,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下面三则材料,并号召同学们要做一个努力奔跑的追梦人。
(材料一)
我在各地考察时欣喜地看到:长江两岸绿意盎然,建三江万亩大地号稻浪滚滚,深圳前海生机勃勃,上海张江活力四射,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这些成就是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干出来的,是新时代奋斗者挥洒汗水拼出来的。
这一年,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
(选自《国家主席习近平二0一九年新年贺词》)
(材料二)
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见证农民工何汉杰一家三代流下的汗水;开山岛上,王继才夫妇守岛卫国32年,在滚滚波涛中坚如磐石;遥远的边防哨所,战士们用双脚丈量国家的领土,牢牢“站在最前线”。
(选自盛玉雷《阳光下是汗水,月光下是焊花》)
(材料三)
浙江舟山500千伏输电联网工程西堠门大跨越段跨海线路上,电力工人在300多米高的海空上进行巡线验收,对线路进行通电前的最后检查。
请你参考上述材料,结合“做一个努力奔跑的追梦人”的话题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含标点限120个字内)
六、作文(共1小题)
2020年春节的大团圆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我们停止了出行的脚步,放弃了与亲友相聚的欢乐,我们虽然不再走动,但却始终关注着前方的行动。前方的医务工作者正在全力抢救,人民解放军正在火速支援,基层的政府工作人员正在挨家挨户摸排,身边的人民群众正在默默地做着贡献,六千万党员始终挺在一线!
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记得他们的样子;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但知道他们是为了谁。在国人的心中,他们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
下面,请你以“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为题,给全国抗疫一线英雄写一封信。用心为“英雄们”写下你的心声,为“抗疫之战”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要求:(1)不少于600字。(2)内容自选,立意自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可套作,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使用生活中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