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二课古文二则课时训练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双基积累(共4小题)

1、写出下面各句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①蒙以军中多务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但当涉猎             

④蒙乃始就学             

⑤纠合骁健             

琨觉             

⑦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             

⑧自相鱼肉             

起冶铸兵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遗民既遭残贼。

(4)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3、下列朗读语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蒙/辞以/军中多务。 B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 .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D .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读课文孙权劝学《资治通鉴》、祖逖北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 . 鲁肃与吕蒙结友,从正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C . 祖逖北伐的要求没有得到司马睿的全力支持。 D . 《祖逖北伐》表现了祖逖胸怀大志、忧国忧民的内在精神。

二、课内阅读(共2小题)

1、阅读《孙权劝学》,回答小题。

(1)翻译下列句子。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在课文中找出古今异义的词语,仿照下列语段中画线句子,再写出句式相同的句子。

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的词义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或扩大,或缩小,或改变,或消失等。这类词在形体上与现代汉语相同,但在意义上却有明显的不同,如《孙权劝学》中的“博士”,在古代是“研究经学的最高官职名称”,而在现代汉语中是“学位的最高一级”的意思;还有      。我们将这些文言词,叫作古今异义词。

(3)人物对话时的语言往往体现其语气和心理,请分析下列人物语言的作用。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卿言多务,孰若孤?

(4)宋代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名为“书院”的“劝学诗”: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这首诗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意思是:      ;而《孙权劝学》则以      为主,言简意丰地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

2、阅读《祖逖北伐》,回答小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①与刘琨为司州主簿           

渡江           

③晋室乱           

④大王能命将出师           

⑤睿无北伐之志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②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3)祖逖北伐之志实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他是如何做的?这给你哪些启示?

(4)“同寝,中夜闻鸡鸣……因起舞”中包含了怎样一个成语?这个成语让你得到什么启示?

三、美文品析(共1小题)

1、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甲)《伤仲永》全文。

    (乙)《孙权劝学》全文。

(1)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①余  闻  之  也  久

②非  复  吴  下  阿  蒙

(2)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①不能前时之闻     称:      

②日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      

③即刮目相待      更: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乙)文的题目是编者加的。请根据文意,另选角度为(乙)文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二课古文二则课时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