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第十三章 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巩固(共5小题)

1、如图,在△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D,交BC于E,连接AE,若CE=5,AC=12,且△ACE的周长为30,则BE的长是(   )

A . 5 B . 10 C . 12 D . 13
2、已知   ,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 上确定一点 ,使 ,下列作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在△ABC中,∠ABC=90°,

(1)作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l,交AC于点O;(保留作图痕迹,请标明字母);
(2)连接BO并延长至D,使得OD=OB;连接DA、DC,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4、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CA的延长线于点E,垂足为D,∠CBE=69°.则∠C=      °.


5、下列选项中的尺规作图,能推出PA=PC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76503988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二、强化提升(共7小题)

1、如图,在△ABC中,DM、EN分别垂直平分AC和BC,交AB于M、N两点,DM与EN相交于点F.

(1)若△CMN的周长为15cm,求AB的长;
(2)若∠MFN=70°,求∠MCN的度数.
2、如图,在△ABC中,BD平分∠ABC,B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E,交BD于点F,连接CF,若∠A=60°,∠ABD=24°,则∠ACF的度数为(    )

A . 24° B . 30° C . 36° D . 48°
3、现要在△ABC的边AC上确定一点D,使得点D到AB,BC的距离相等.

(1)如图,请按要求在图上出作点D(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若AB=4,BC=6,△ABC的面积为12,求点D到AB的距离。
4、在联欢晚会上,有A,B,C三名同学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他们在玩抢凳子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凳,谁先抢到凳子谁获胜,为使游戏公平,则凳子应放的最适当的位置在△ABC的(   )
A . 三边中线的交点 B .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C . 三边上高的交点 D .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5、如图,△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D,AB于点E,D,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

A . 1对 B . 2对 C . 3对 D . 4对
6、如图,在Rt△ABC中,∠B=90°,AB=BC=2,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DEC,则AE的长是      

7、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边AB于D点,交边AC于E点,若△ABC与△EBC的周长分别是40,24,则AB为(   )

A . 8 B . 12 C . 16 D . 20

三、真题演练(共3小题)

1、如图,在△ABC中,AC<AB<BC.

(1)已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边交于点P,连接AP,求证:∠APC=2∠B.
(2)以点B为圆心,线段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与BC边交于点Q.连接AQ若∠AQC=3∠B,求∠B的度数.
2、如图,点 和点 内部.

(1)请你作出点 ,使点 到点 和点 的距离相等,且到 两边的距离也相等(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请说明作图理由.
3、如图,DE是△ABC的边AB的垂直平分线,D为垂足,DE交AC于点E,且AC=8,BC=5,则△BEC的周长是(   )

A . 12 B . 13 C . 14 D . 15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 第十三章 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