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地毯下的尘土课时训练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双基积累(共5小题)

1、下面加横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zhì)    顾(juàn)    勉(qiánɡ) B . 生(muò)    教(huì)    亮(chǎnɡ) C . (hàn)    腿(qué)    茏(cōnɡ) D . (yùn)    扫(zhou)    打(lianɡ)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假期    地毯    意口同声 B . 缝补    熟炼    乱七八糟 C . 宝臧    真诚    点头弯腰 D . 抽屉    甜蜜    吃饱穿暖
3、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①春天鸟儿欢叫,夏天野花盛开,秋天树木葱茏 , 冬天雪花飞舞。

②我们的报答将要把你眷顾

③她津津有味地看着,连要干的活都忘了,直到壁炉架上的布谷鸟自鸣钟敲了十二下。

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①“亲爱的妹妹,我必须出去找工作,因为家里的东西快要吃完了。”于是她吻别了母亲。      

②她洗了盘子,整理了床,擦了地,正了正火炉前的地毯,把十二把小椅子沿着火炉摆成了一个半圆。      

③“地毯下的尘土!地毯下的尘土!”米妮心里的那个小小的声音在说。      

5、口语交际。

   星期天,我(小明)和同学小华上街买书,在商场门口遇见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摔倒,伤情较严重。围观行人因担心讹诈不敢上前救助。小华见状马上冲上前去准备搀扶,我在钦佩他热心助人的品行之时,又担心他会因此惹上麻烦,于是拦住他说:“      。”

   小华听后觉得我说的有些道理,但他看着老人躺在地上痛苦呻吟的样子,还是决定救助。同时,他也留了一个心眼,叫我做些场外准备,也好有备无患,于是他对我说:“      。”

二、课内阅读(共1小题)

1、阅读课文《地毯下的尘土》,“第二天一早”至结尾,回答小题。

(1)从选文的前三段可看出米妮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地毯下的尘土!”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什么作用?

(3)请用一句话概括小矮人的歌唱内容。

(4)米妮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5)你怎样理解“每个小小的工作里,都藏着快乐的宝藏”这句话?联系自身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三、美文品析(共1小题)

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七颗钻石

列夫·托尔斯泰

   ①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②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③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④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1)这篇短文的体裁是( )

(1)
A . 民间故事 B . 神话故事 C . 寓言故事 D . 童话故事
(2)小姑娘两次都准备喝水,但两次都没有喝。请你分别说说这两次没喝水的原因。

(3)小姑娘的水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把水罐写得这样神奇?

(4)体会下面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美好愿望。

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5)这则故事给人什么启示?

四、写作练笔(共1小题)

1、【写法借鉴】

《地毯下的尘土》这篇童话的成功之处在于刻画了生动形象的人物。如“她洗了盘子,整理了床,擦了地,正了正火炉前的地毯,把十二把小椅子沿着火炉摆成了一个半圆”,这几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将小姑娘勤劳善良的品行刻画得淋漓尽致。

【片段仿写】请你描述自己熟悉的一个人干某件事时的动作、语言等,突出其主要性格。(100字左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课地毯下的尘土课时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