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高二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题 (共20小题)
①孔子 ②韩非 ③朱熹 ④亚里士多德
“慷慨是挥霍与吝啬的中庸。”——亚里士多德
对于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二、材料分析题题 (共5小题)
材料一 “因为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人为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自然的产物);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源于自身),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
“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在这里,应当适时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
——安提丰
材料二 (智者学派中的)一些人则把自然与法律对立起来,强调自然(注:这里指“人的本性”)是不可抗拒的……因此,他们要求废弃约束违反自然的法律、习俗和伦理,建立起与自然相符的法律和习俗。普罗塔哥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苏格拉底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知识即美德”,认为“美德”和“善”可以通过教育、通过学习各种知识而获得,无知的人是不道德的、可耻的。人们应承认自己的无知,从而去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去获取知识,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材料一 普罗塔哥拉的一个著名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 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和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
材料三 奴隶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
材料四 角色——教师,任务——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参与雅典的民主政治。
——以上四则材料出自岳麓版、人教版和人民版教科书内容
材料五 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提出知识即美德。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知道的越多,才知道的越少。
材料一
图1 古希腊主神宙斯像 图2 古希腊神话的诸神雕塑
材料二 我们断言感觉不是智慧,尽管要知道个别事物主要通过感觉,但它们不告诉关于任何事物的为什么,例如火为什么热,而只知火热。
——亚里士多德
材料三 关于神,我无法知道它们存在还是不存在。因为有许多障碍使我们得不到这种知识,一则这个问题暧昧不明,再则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哥拉
请回答:
在欧洲希腊半岛以雅典城邦为代表的文化繁荣之时,我国也处在春秋战国学术发展、文化昌盛的时代。中国和希腊成为东西方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