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 窃/皮            包/枪实弹             冕堂皇/羽扇 B . /职            闻/缠绵恻             忧心忡/不分伯 C . 云/族            匀/俯首臣             窗明净/次三番 D . 泣/学            逗/眼花乱             精竭虑/肆无忌
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眼花缭乱  名副其实  粗制滥造  广袤无垠 B . 张惶失措  荡然无存  不缀劳作  纵横决荡 C . 锐不可挡  抑扬顿挫  待人接物  经伦事务 D . 锲而不舍  振耳欲聋  丰功伟绩  坦荡如砥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 B . 大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昨日已盛大收官,截至目前,该剧全网播放量逼近大约300亿。 C .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年内将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引发现场热烈反响。 D . 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二、名著阅读(共1小题)

1、名著阅读。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

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A 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 一边认真地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1)以上文字选自名著《      》,作者是      
(2)选文中的A指的是      ,文段对A 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表现了人物      的特点。
(3)赏析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三、句子默写(共1小题)

1、古诗文默写
(1)东皋薄暮望,      。(王绩《野望》)
(2)      ,猿则百叫无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3)陶弘景在《答谢中书书》中以“            ”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潜游的鱼儿争先恐后跳出水面的情景。
(4)故乡是诗人心中的根,梦中的魂。崔颢在《黄鹤楼》中借“            。”写出了诗人登上黄鹤楼,见江雾弥漫,暮霭沉沉,油然而生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            。”借水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别具风趣,耐人寻味。

四、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1、综合性学习。

复兴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使本次主题活动顺利开展,营造积极氛围,请你帮他们拟写一个宣传标语:
(2)校团委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其中有一项“让世界充满爱”的演讲比赛,下面是小明同学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他修改。

[A]经过本次主题活动,使我认识到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B]世界上的国家之间贫富差距日益增长。 [C]我的梦想就是全体华夏儿女一样的共同心声——让世界充满爱,虽说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会实现。

①[A]句中缺少主语,应删去“      

②[B]句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③[C]句中成分赘余,应删去“      ”。

(3)请你根据上联,以“爱”为话题拟写下联。

上联:父爱如山,稳中有细

下联:      

五、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妈妈的额头

蒋 平

①童年的印象里,母亲的额头是最亲切的。那时的我体质弱,常常生病发烧。每次见到我一脸绯红的样子,母亲就觉得不对劲,然后她的额头就会贴在我的额头上,只那么轻轻一贴,母亲就能准确判断出我的健康状况。

②母亲的额头,很多时间都被汗水占据着,劳动着的母亲是美丽的。那时候,年轻的母亲,以光洁而温馨的额头为纸,为这个家,书写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跟我们在一起,有说有笑的日子,母亲是开心的,幸福的,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当我们遇到挫折和磨难,那额头上则会写满忧虑和郁闷。我一度怀疑,多年以后,母亲额头上那一条条清晰的纹路,该是多年担忧留下的记忆档案。

③母亲用额头为我诊断了无数次病痛,而她自己生病的时候,总是悄悄瞒着。好些回,我看见母亲浑身无力地躺在床上,父亲用湿毛巾捂着她的额头,才知道母亲已被病魔折腾多时。每一次,母亲从疲惫中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揉拍前额,好让自己保持一份清醒,第一时间理清生活的繁琐,解开心头的愁结,为家的未来精打细算。韶华流转中,母亲老了,无论记忆力还是动作气力,已经大不如前,唯一不改的,依然是拍额头的习惯性动作,那手掌在额头上发出的声音,于我而言,更多成了一种带着淡淡咏叹的生活乐章。

④母亲是爱美的,也许从她懂事时起,就用那些粉膏,每天在额头上涂抹。然而岁月匆匆,雨霜重重,谁也无法挽留青春饱满的脚步。一道道皱纹,在一个个不经意的夜晚,悄悄爬上了母亲的额头。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⑤母亲七十大寿那天,女儿忽然说头晕,母亲的额头,又习惯性地跟她贴在一起。那是怎样的两张额头啊,一张沧桑遍布,饱经风霜;一张青春饱满,一如母亲当年。母亲仔细端详着孙女,不由感慨万千:“奶奶老了,瞧这额头上的皱纹,多深!”我伸过手,轻抚母亲的额头:“妈,谁说您老呀。瞧您的额头,还是当年那样温暖。在我心里,您有一张永远年轻的脸。”

⑥是啊,母亲的额头是不老的,那里面,写满了永恒的母爱。

(摘自《天津工人报》)

(1)文中写了有关“妈妈的额头”的几个生活片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这些开心和幸福,在她的额头上表现得阳光灿烂

(3)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如果说母亲是一棵树,那额头上的纹路,就像一圈圈年轮,圈满了昨日的记忆。而我更感觉那纹路如林,是一种写在额头上的不变情怀,仿佛漫山遍野的秀木,永远葱绿绵长。

(4)你认为文中的妈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我们都拥有亲人们的关爱,请你把感受最深的和大家分享。
2、阅读《回忆我的母亲》选段,完成小题。

①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②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③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
(2)第①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3)第③段中,“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这两句话能不能并作一句“这是我一定能做到的”,为什么?
(4)第③段中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六、对比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三峡》)

(乙)江水又东,径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 , 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 , 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冷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④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注释】①径:取道,经过。②纡曲:迂回曲折。③形容:形态。④践跻:登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

①略无处 (      )  ②不见月(      

③乘御风 (      )  ④沿阻绝(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甲)文最后一段中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4)西陵峡是三峡的一部分,请你阅读(甲)(乙)两篇文章,说说西陵峡拥有三峡中的哪些特点?

七、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行不足”是什么意思?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请选取一个角度赏析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八、作文(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对于鲁迅来说,那夜归航的豆儿,是一缕芬芳;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对于琦君来说,母亲酝酿的春酒,是一缕芬芳。

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