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综合(共1小题)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滑落的片片秋叶,无疑是对春花秋月生命的礼赞。干透了的躯体,始终没有放下生命的永恒,一如往地书写着坚韧不( 拔  拨 )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它没有因春风的吹捧而沾沾自喜,也没有因秋风的指责而垂头丧气,孤独不是它的追求,也不是它的向往,假若非要把落叶说成孤独,要么显得过于矫情,要么显得过于愚妄。

在艺术家的眼里,落叶是静美的,片片落叶既像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又像一座座精美的艺术品,讴歌的是季节的壮美,礼赞的是硕果累累的生命凯歌。在耕耘播种者的眼里,落叶表示的是成功和收获,( 挟  携 )带的是憬,抖落的是瑞祥。不论是何种结局,都没有让它飘然和冲动,因为它太清楚春夏秋冬的变换规律,“              ”地静静展示着固有的品格和秉性。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一如往(      )     ②憬(      

(2)请从括号中选择正确的汉字写在横线上。

①坚韧不( 拔  拨 )           ②( 挟  携 )      

(3)请从下列复句中选择一项与其他三项分句关系不同的一项(   ) (3)
A . 它没有因春风的吹捧而沾沾自喜,也没有因秋风的指责而垂头丧气。 B . 孤独不是它的追求,也不是它的向往。 C . 假若非要把落叶说成孤独,要么显得过于矫情,要么显得过于愚妄。 D . 片片落叶既像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又像一座座精美的艺术品……
(4)根据上下文意,请为选文双引号中选择一句最恰当的名言(   ) (4)
A . 出淤泥而不染 B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 .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D . 醉翁之意不在酒

二、句子默写(共1小题)

1、古诗文默写
(1)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堪称千古警句,充满哲理意味,尽显慷慨激昂气概的两句诗是:            
(4)中秋佳节,请你饮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两句,表达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福            

三、课内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列加点词语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1)
A . 骚人/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B . 歌互答/临溪而 C . 把酒风/有亭翼然于泉上者 D . 晖夕阴/山间之暮也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2)
A . 本文作者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B . 本文是作者应好友滕子京之约,于庆历五年为重修岳阳楼所作的记文。 C . 文章句式上有骈有散,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议论、抒情为辅。 D . 文章详略安排颇具匠心,用重笔刻画岳阳楼大观盛景,借以言志抒情。
(3)(材料链接)

滕子京守巴陵,修岳阳楼,或赞其落成,答以“落甚成,只待凭栏大恸数场。”

由(材料链接)可见,滕子京在岳阳楼落成之际依然心存悲愤。那么,你认为他是作者笔下“迁客骚人”一类人还是具有“古仁人”之心的一类人?请结合文章内容阐释理由。

四、课外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范纯仁性宽简,不以声色加人;义之所在,则挺然不屈。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所得奉赐,皆以广义庄 , 前后任子恩,多先疏族。尝言:“吾平生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不尽。以至立朝事君,接待僚友,亲睦宗族,未尝须臾离此也。”每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宗族有请教者,纯仁曰:“唯俭可以养廉,唯恐可以成德。”其人书之坐隅

【注释】①范纯仁:范仲淹次子,曾为观文大学士。②义庄:置田取其租人以能宗族内贫户,其产业为一族之公产,范仲淹立有义庄,纯仁继之。③任子:古时因父兄的功绩,得保任其子弟得授官职。④疏族:疏远的族人。⑤坐隅:座位旁边。

(1)请用“/”给文中画横线处断句。(断三处)。

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3)请写出三点范纯仁所具有的美德。

五、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万物皆有分寸

黄小邪

古人讲,凡事过则损,需把握分寸。何为分寸?该是知谦卑,懂进退,举止有度,言谈得体。为人处世最是不懂分寸易吃亏,譬如骄纵傲慢,自以为是,刻意表现自己,完全不给他人留下余地。

三国时期,曹军进退两难,有部下向曹操询问守夜指示,曹操脱口而出:鸡肋。士兵不明曹操深意。杨修则洋洋得意地讲:“鸡肋这东西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主公这是准备打道回府了啊。”曹操听后大怒,当即便以扰乱军心之罪斩杀了杨修。

细想,全军上下怎会无人懂得曹操的深意,只不过有人看穿不戳穿,而杨修则犯了大忌,不懂分寸,自作聪明,才导致英年早逝。

前不久,参加一场剧本研讨会,原也是思想交锋,互相勉励,可偏偏就有一位编剧很不懂分寸。某创作者无意间讲起自己失败的经历,该编剧便当众追问其失败的原因,失败后的感想如何,甚至拿自己的成功经验与人做对比,丝毫不为对方留情面。对方回避无果,一再陷入难堪,场面尴尬至极。据说,后来该编剧被资方解除了合作关系。理由是,与一个毫无分寸者共事,恐怕他的张扬跋扈会拖累团队;一个做事不懂分寸、毫无谦卑之心者,艺术境界恐怕也不会太高。

国人向来推崇中庸之道,凡事讲究适可而止。做饭讲究火候,火候不到,众口难调,火候一过,饭菜易焦。作画讲究留白,画作太满,易生逼仄,空白太多,易陷空洞。做人讲究分寸,克制过度,显得失真,肆无忌惮,容易逾矩。如此,行事有度,便格外要紧。

身边常有那种自以为与朋友很熟而毫无分寸者,他们举止轻浮,习惯开过分的玩笑,深度挖掘他人的隐私,不留情面诘责对方,给他人带来了不便与伤害,还反问,我哪里错了?

显然,这是不懂适可而止、不越雷池的分寸感。

有人讲,分寸感是由内涵沉淀而成,是對自己或他人的合理认可,它常常使一个人的境界高下立见。

村上春树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演讲时,主办方请他选择发言的语种,他放弃了母语,选择用并不流利的英语发言。记者问,会场有同声翻译,为何不用更自如的日语发言?他解释,自己作为一位作家,使用母语容易在丰富的辞藻中夸夸其谈、自我膨胀,给人以自大的感觉,而有悖本意。相反,使用英语自己能更诚恳,也更能克制自己。

村上春树用另一种方式将他的谦卑与分寸感,巧妙地传递给了读者。此是修养,也是境界。

作家贾平凹曾讲过一个故事:某朋友有口吃,说话很慢。有一次,路上遇到人问路,不巧的是,问路者也有口吃,朋友便一言不发地看着他。过后,我问他为什么不说话,朋友答,人家也有口吃,我要回答了,他会以为我在模仿、戏弄他。

对于如何说话,何时沉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而最好的标准就是分寸二字。

万物皆有分寸,分寸因人而异,最好你我做人恰如其分,行事恰到好处,进退有度,把握分寸。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按要求填空。

引出中心论点——论证      ——对比论证“      ”观点——总结全文并提出希望

(3)文章画横线的文字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儿时拾柴记

王祖远

①农村人把日子好,说成“芝麻开花节节高”,然而,这种高之内涵,是让生活若干细节,变得愈来愈简单。

②如今,我们做饭时,把煤气灶开关旋钮,转动一个角度,灶眼上火苗,就冒出来了。然后,把锅放到上面,加上水,用不了几分钟,水就开了。

③可在我小时候,烧水做饭却是天大的事。仅就烧柴获取而言,繁杂艰辛,需经若干环节,秋天,是获取天然燃料的集中季节,农作物成熟,果实收获后,秸秆被砍下,成排晾晒在地里。色泽青青的秸秆,分量很重,不容易搬动,需在地里自然风干若干时间,等里面水分渐渐蒸发,变得轻盈,才用靿子扎成一搂粗的柴捆。

④地头胶轮马车等待着,农人们靠着肌肉发达的肩膀,扛着沉重的柴捆,穿梭于崎岖逼仄的阡陌。遇顶风扛柴,柴捆不能横亘在风的正前方。若被风顶住,寸步难行不说,弄不好,连带人都要刮倒在地。

⑤此时还需调整方向,将柴捆顺风而置,让端头与风相会,脚横着走。为此,农村有一喻世明言:“我们干什么事,都不能顶风扛柴禾。”强调顺势而为。

⑥装好柴捆的马车,拉到村里,和粮食一样,分配到农户。农人舍不得用这些宝贝,垛好,用泥封严防雨淋,储藏应急。“一垛柴草,一囤粮食,一缸咸菜”成农户标配,柴草垛,乡村景,是农户家底殷实与否的标志。

⑦农户平时用的柴禾必须到地里捡拾。上小学时,到了冬天,天还未亮,邻居小黑就把我叫醒了,我俩背上竹青蔸,手持小铁镐,拾茬子。茬子是秸秆作物收割后留下的残根,顶部有镰刀砍伐留下的椭圆形茬口,明晃晃,尖锐锋利,一不小心,就会划破手指。

⑧因此,拾柴时都是戴上手套。看准一颗茬子,从侧面一镐刨下,镐起,茬子连同埋在土里根须被掀起,而后拾起,在镐把上摔打,去掉沾连在其上的土坷垃,人们称这个动作为“磕打”。

⑨村里有一句话,是从“磕打”动作衍生出来的,那就是把对他人的讽刺挖苦说成“连磕打牵涮”。“涮”指的是什么呢?

⑩有时到河滩上拾茬子,遇到小水洼,茬子被水淹没,只露出茬子头,拾柴时,就要下水,一镐刨下,拾起的茬子,根部沾连的不是土坷垃而是泥,去掉这些泥,就要找水深的地方,把茬子在水中来回的摇晃,让浮泥溶解在水中,这个过程成为“涮”。

⑪比方说,某个人长得不好看,你非要夸他长得好看,这让对方感到难堪,如果说这是讽刺的第一步,可解释为“磕打”;你若再说一句,你长的像某某明星似的,加重讽刺程度,就可解释为是“涮”,这令人更加难受。

⑫我对冬天刮风的时候拾柴,印象深刻。有一天,天还未亮,邻居小黑叫我,他神秘兮兮地说:“今天我们去拾柴,一定会大有收获。”

⑬我疑惑不解,西北风刮得这样猛烈,能有什么收获?太冷了吧!

⑭他说:“今天风大,夜间把残枝败叶都刮到壕沟里去了,我们早点出发,不用我们到地面上用耙子去搂柴,到壕沟里直取,就行了。”

⑮我们去那儿果然大有收获,我们趁着天早抢得先机,那些晚醒的人后悔不已,从那以后,我对西北风,除凛冽外,有多层好感。

⑯猛烈的西北风像一把大笤帚,大地上的柴草归纳到低洼处,聚集起来,省了拾柴者的力气,让耗时的拾柴变得快捷些,风成为拾柴助手。即使寒冷,心里也暖,这种感受惟有拾柴者才有吧!

⑰大道至简。在那个年代,为燃料问题须经诸多繁杂程序,汗水、血水、泪水没少流,耗去不少时间、精力。

⑱如今,丢弃繁杂,变得简单。以至利用手机、微信,拨动手指,叫外卖,即有“小哥”送上门,解决吃饭问题。前提是,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使燃气进入千家万户,新科技成果运用于生活。幸运我们赶上好时代,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对年轻人,眼下生活感觉不到有什么特别的好,以为就是这样子,没经历过往昔的繁复,就觉不出生活的美好幸福。为此,多请老者讲古,很有必要。

(1)作者说烧柴的获取“繁杂艰辛,需经若干环节”,请认真阅读文章③—⑥段,用恰当的动词填空,概括出这一艰辛的过程。

砍秸秆——      秸秆——      秸秆——      秸秆——      秸秆——分秸秆——储秸秆

(2)认真阅读第⑧—⑪段,请思考以下语段应该放在文中哪个位置?(   )

繁杂的劳动细节,渗透到农人的歇后语中,渗透到思想深处,足见人们对柴草的珍视。

(2)
A . 第⑧段 B . 第⑨段 C . 第⑩段 D . 第⑪段
(3)请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我们去那儿果然大有收获,我们趁着天早抢得先机,那些晚醒的人后悔不已,从那以后,我对西北风,除凛冽外,有多层好感。

(4)你如何理解第⑯段画线句中“即使寒冷,心里也暖”的矛盾感受?
(5)作者为什么说“简单”是非常可贵的?

六、名著阅读(共2小题)

1、某班同学在评选《水浒传》“英雄人物”的过程中,以下几个人物引起了争议,请你选择其中一人,结合具体情节完成下面填空,阐释这个人不能被称之为“真英雄”的原因。

①宋江       ②林冲          ③鲁智深        ④武松

我认为      不能入选,因为他虽然      ,但是      ,所以他不能算作英雄。

2、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手推车

(节选)

在黄河流过的地域

在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

手推车

以唯一的轮子

发出使阴暗的天穹痉挛的尖音

穿过寒冷与静寂

从这一个山脚

到那一个山脚

彻响着

北国人民的悲哀

鱼化石

(节选)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当死亡没有来临,

把能量发挥干净。

(1)阅读以上两首诗歌,将其题目填入下面语段中恰当的位置。

艾青的诗歌创作主要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20世纪30年代,其诗歌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如《      》;第二个高峰在1978年以后,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更深沉、诗意更警策,如《      》。

(2)请从《手推车》所给的选段中找出至少两个意象。
(3)请写出《鱼化石》带给我们的两点启示。

七、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1、2020中国节
(1)今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被人们合称为“中国节”,请查找下面日历,观察两个节日的阳历日期,分析人们这样说的原因。

2020年10月

27

28

29

30

1

2

3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4

5

6

7

8

9

10

十八

十九

二十

廿一

廿二

廿三

廿四

11

12

13

14

15

16

17

廿五

廿六

廿七

廿八

廿九

三十

9月初一

18

19

20

21

22

23

24

初二

初三

初四

初五

初六

初七

初八

25

26

27

28

29

30

31

重阳节

初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2)为了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生日祝福,李军、陈茜茜、张毅、孙爱平四位同学,准备每人录制一首诗歌朗诵的短视频发到校园网上,请你根据几位同学的声音特点为他们合理分配诗篇,将各篇目对应的选项填入表格中。

姓名

性别

声音特点

选择篇目

李军

声音沙哑低沉

      

陈茜茜

声音清脆欢快

      

张毅

声音高亢有力

      

孙爱平

声音雄浑平稳

      

A.《沁园春·雪》   B.《我爱这土地》  C.《乡愁》  D.《你是人间四月天》

(3)中秋佳节,亲人团聚。今年,将由你代表你的父母向家中老人表达敬意,你将怎样说?请写出你的表达。(要求:①认识到老人的辛苦;②表达感恩之意;③表达祝福之情;④80字左右。)

八、作文(共2小题)

1、请将“一起        ▲         的日子”补充完整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2、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按照要求写一篇文章。

北宋的哲学家、教育家程颐,少年在家学习时,注视字帖良久,而后微微闭目,手指轻轻在空中滑动。如此数回之后,提笔饱蘸墨汁,屏气凝神在纸上书写,可是书写的结果却没有任何长进。他的书童不解,问道:“既然明知自己写不好,为何还要认真观察、默记笔画、用手指反复练习?这不是多此一举么?”程颐答道:“写某字时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

时的,写一个字前,保持敬畏、认真品学,写出来的字可能还是不好看。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认真做,因为这是学习精神——无畏好与坏,重要的是练习的过程。其实,何止写字,完事都是如此啊!

以上材料出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 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