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6.2 黄金分割 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生活中到处可见黄金分割的美.如图,点C将线段AB分成AC、CB两部分,且AC>BC,如果 ,那么称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若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AB=2,则分割后较短线段长为(   )

图片_x0020_100011

A . B . C . D .
2、生活中到处可见黄金分割的美,如图,在设计人体雕像时,使雕像的腰部以下a与全身 的高度比值接近0.618,可以增加视觉美感,若图中 为2米,则a约为(   )

 

A . 1.24米 B . 1.38米 C . 1.42米 D . 1.62米
3、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在深入研究比例理论时,提出了分线段的“中末比”问题:点G将一线段 分为两线段 ,使得其中较长的一段 是全长 与较短的段 的比例中项,即满足 ,后人把 这个数称为“黄金分割”数,把点G称为线段 的“黄金分割”点.如图,在 中,已知 ,若DE是边 的两个“黄金分割”点,则 的面积为(    )

A . B . C . D .
4、宽与长的比是 (约0.618)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黄金矩形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价值,给我们以协调和匀称美感.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画出黄金矩形:作正方形 ,分别取 的中点 ,连接 ,以点F为圆心,以 为半径画弧,交 的延长线于点G;作 ,交 的延长线于点H,则图中下列矩形是黄金矩形的是(   )

A . 矩形ABEF B . 矩形EFCD C . 矩形EFGH D . 矩形ABGH
5、如图,已知点 是正方形 的边 边上的黄金分割点,且 表示 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 表示以 为长, 为宽的矩形面积, 表示正方形 除去 剩余的面积,则 的值为(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B . C . D .
6、如图, 是线段 的黄金分割点,且 ,若 表示以 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 表示长为 ,宽为 的矩形的面积,则 的大小关系是(   )

  图片_x0020_100012

A . B . C . D . 无法确定
7、已知如图,点 是线段 的黄金分割点(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B . C . D .
8、已知点C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C>BC,如果AB长为20,则AC为(    )
A . 10 ﹣10 B . 10﹣10 C . 30﹣10 D . 20﹣10
9、已知点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AP>PB,则有(   )
A . AB2=AP•PB B . AP2=BP•AB C . BP2=AP•AB D . AP•AB=PB•AP
10、有以下命题:

①如果线段 是线段 的第四比例项,则有 ;②如果点 是线段 的中点,那么 的比例中项;③如果点 是线段 的黄金分割点,且 ,那么 的比例中项;④如果点 是线段 的黄金分割点, ,且 ,则

其中正确的判断有(   )

A . 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大自然是美的设计师,即使是一片小小的树叶,也蕴含着“黄金分割”,如图,P为AB的黄金分割点(AP>PB),如果AB的长度为10cm,那么AP的长度为      cm.

2、电视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时,站在舞台的黄金分割点处最自然得体.如图:若舞台AB长为20m,试计算主持人应走到离A点至少      m处.(结果精确到0.1m)

3、如图,已知点C、D是线段AB的两个黄金分割点,若线段AB的长10厘米,则线段CD长      厘米.

4、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最美人体的肚脐至脚底的长度与身高长度之比是 0.618,称之为黄金分割比例),著名的“断臂维纳斯”便是如此,若某位女性身高为165cm , 肚脐到头顶高度为65cm , 则其应穿鞋跟为      cm的高跟鞋才能使人体近似满足黄金分割比例.(精确到1cm
5、如图,在矩形 中, 的黄金分割点( ), 上一点,将 沿直线 折叠,点 落在 边上的点 处,再将 沿直线 折叠,点 落在 上的点 处,则 的长为      

图片_x0020_100004

6、已知点D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且线段AD的长为2厘米,则最短线段BD的长是      厘米.
7、已知线段AB=6cm,点C为AB的黄金分割点,且AC>BC,则AC=      .
8、如图,若 是已知线段,经过点 ,使 ;连接 ,在 上截取 ;在 上截取 ,则       .

图片_x0020_100014

三、解答题(共9小题)

1、已知线段AB=a,用直尺和圆规求作这条线段的黄金分割点C.

 

2、如图,乐器上的一根弦AB=80cm,两个端点A、B固定在乐器板面上,支撑点C是靠近点B的黄金分割点,支撑点D是靠近点A的黄金分割点,求C、D之间的距离.

 

3、定义:如图1,点C在线段AB上,若满足AC2=BC•AB,则称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如图2,△ABC中,AB=AC=1,∠A=36°,BD平分∠ABC交AC于点D.

(1)求证:点D是线段AC的黄金分割点;

(2)求出线段AD的长.

 

4、人的肚脐是人的身高的黄金分割点,一般来讲,当肚脐到脚底的长度与身高的比为0.618时,是比较好看的黄金身段.一个身高1.70m的人,他的肚脐到脚底的长度为多少时才是黄金身段(保留两位小数)?
5、如图,已知线段AB,P1是AB的黄金分割点(AP1>BP1),点O是AB的中点,P2是P1关于点O的对称点.求证:P1B是P2B和P1P2的比例中项.

6、如果一个矩形ABCD(AB<BC)中, ≈0.618,那么这个矩形称为黄金矩形,黄金矩形给人以美感.在黄金矩形ABCD内作正方形CDEF,得到一个小矩形ABFE(如图),请问矩形ABFE是否是黄金矩形?请说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

7、若矩形的一个短边与长边的比值为 ,(黄金分割数),我们把这样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

图片_x0020_2017541504

(1)操作:请你在如图所示的黄金矩形ABCD(AB>AD)中,以短边AD为一边作正方形AEFD.
(2)探究:在(1)中的四边形EBCF是不是黄金矩形?若是,请予以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归纳:通过上述操作及探究,请概括出具体有一般性的结论(不需证明)
8、如图①,我们已经学过:点C将线段AB分成两部分(AC>BC),如果 ,那么称点C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某班在进行知识拓展时,张老师由黄金分割点拓展到“黄金分割线”,类似地给出“黄金分割线”的定义:直线l将一个面积为S的图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的面积分别为S1 , S2(S1>S2),如果 ,那么称直线l为该图形的黄金分割线,如图②,在△ABC中,∠A=36º,AB=AC,∠ACB的平分线交AB于点D

(1)求证:点D是AB边上的黄金分割点;
(2)求证:直线CD是△ABC的黄金分割点
9、定义:如图1,点P为线段AB上一点,如果 =k,那么我们称点P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 叫做黄金分割数.

图片_x0020_100009   图片_x0020_100010

(1)理解:利用图1,运用一元二次方程的知识,求证:黄金分割数
(2)应用:如图2,抛物线y=x2+nx+2n(n<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OA<OB),若原点O是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①求线段AB的长;②直接写出点A和点B的坐标.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初中数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6.2 黄金分割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