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七年级上学期月考地理试卷(12月份)
年级:七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50小题)
1、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
A . 中午12时
B . 上午10时
C . 午后2时
D . 午后4时
2、“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降水影响最大的是( )
A . 日常生活
B . 交通出行
C . 工业生产
D . 农业生产
3、下列行为对空气质量没有影响的是( )
A . 秋收后,村民把秸秆烧掉,用秸秆灰肥田
B . 城里的汽车越来越多,尤其是私人汽车
C . 许多家庭用煤炉生火做饭
D . 电动摩托车的使用
4、“早穿棉袄,午披纱”反映的是( )
A . 某地的气温日较差大
B . 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
C . 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大
D . 某地的气温年际变化大
5、下列诗句,描述气候现象的是( )
A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 .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若在洪炉中
C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6、关于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说法正确的是( )
A . 随着社会的发展,聚落的不断扩大,所有过去的一切旧的聚落建筑都应全部拆除,建新的聚落建筑
B . 在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中,所有的旧的聚落建筑都要保存下来,作为历史文化留作纪念,新的聚落建筑另辟新的土地
C . 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各个国家自己的事情,与其他国家无关
D . 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7、
某地的天气预报内容是:雾转阴,傍晚有雷雨.请你从以下天气符号中选出与该天天气相符合的符号( )
A . ②①④
B . ⑥①⑤
C . ②③④
D . ⑦①⑤
8、玉树地震时天气预报:多云,﹣3℃﹣﹣12℃,对应的天气符号是( )
A .
B .
C .
D .




9、下列哪句话是描述天气的( )
A . 昆明四季如春
B . 极地地区全年严寒
C . 明天大风降温
D . 赤道地区高温多雨
10、下列人类活动中,不利于改善雾霾天气环境质量的是( )
A . 加强建筑工地扬尘管理,控制粉尘的产生
B . 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C . 大力发展潮汐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D . 促使私人汽车数量增长迅速
11、2015年2月28日纪录片《穹顶之下》播出,一时间掀起轩然大波,全国人民开始重新认识中国的环境问题,下列四幅漫画中,最能体现该纪录片所述内容“雾霾影响”的是哪一幅?( )
A .
B .
C .
D .




12、下列天气符号与所描述的生产活动相吻合的是( )
A .
晾晒衣服
B .
体育锻炼
C .
播种小麦
D .
发射卫星




13、东北风8级用下列哪个符号表示( )
A .
B .
C .
D .




14、下列叙述中,叙说天气的是( )
A . 山前桃花山后雪
B . 塔里木盆地终年干燥少雨
C . 昆明四季如春
D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5、在天气预报图上,
符号表示的天气可能出现在( )

A . 我国南方
B . 我国西南
C . 青藏高原
D . 我国北方
16、下列关于天气的描述是( )
A . 春暖花开
B . 狂风大作
C . 炎热干燥
D . 温和湿润
17、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反映地中海气候特征的是( )
A .
B .
C .
D .




18、具有全年高温干燥特点的气候类型是( )
A . 热带季风气候
B . 热带草原气候
C . 热带雨林气候
D . 热带沙漠气候
19、沿海地区夏季气温较内陆地区低的原因主要是( )
A . 太阳辐射少
B . 受海洋影响
C . 海风比较大
D . 海拔比较低
20、近年来,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原因是( )
A . 太阳辐射增强
B . 海洋影响增大
C .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
D . 各地降水量减少
21、气温年较差大的地方同气温年较差小的地方相比,冬夏气温的变化不同点在于( )
a.气温年较差大的地方,冬冷夏热,冬夏气温变化显著
b.气温年较差小的地方,冬冷夏热,冬夏气温变化显著
c.气温年较差小的地方,冬夏气温变化小
d.气温年较差大的地方,冬夏气温变化小.
A . ad
B . ab
C . ac
D . bd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温的分布,一般是高纬度高、低纬度低
B . 同一纬度地带内气温相同
C . 赤道上气温最高
D . 亚洲东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
23、北半球的寒极指( )
A . 格陵兰岛
B . 南极大陆
C . 白令海峡
D . 奥伊米亚康
24、直接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 . 大面积的植树种草
B . 节约资源节约能源
C . 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
D . 工业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
25、“早穿皮袄午穿纱,怀抱火炉吃西瓜”的地区位于( )
A . 赤道附近
B . 两极地区
C . 中纬度内陆地区
D . 南北回归线附近
26、南北纬30°一40°的大陆西岸的雨季通常在(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27、从大小兴安岭到内蒙古草原再到新疆,降水的变化规律是( )
A . 逐渐增加
B . 各处都一样
C . 逐渐减少
D . 先递增后递减
28、在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东岸的地区属( )
A . 冬季多雨区
B . 全年多雨区
C . 全年少雨区
D . 夏季多雨区
29、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因素
C . 地形因素
D . 人为因素
30、影响珠江三角洲的自然灾害主要是( )
A . 沙尘暴
B . 台风
C . 地震
D . 寒潮
31、下列语句描述中,说明气候的是( )
A . 东边日出西边雨
B . 明天可能有雨
C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 四季如春
32、江西地区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 . 热带沙漠气候
B . 温带大陆气候
C .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 温带季风气候
33、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较广的大洲是( )
A . 非洲
B . 亚洲
C . 北美洲
D . 大洋洲
34、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是( )
A . 气压和风力
B . 气温和降水
C . 温度和降水
D . 气温和温差
35、在《可爱的孝感》中有这样的描述“本区冬季温和,夏季炎热.最冷月平均气温2.6℃,最热月平均气温28.2℃”“我市年降水量1000mm﹣1200mm之间,全年降水集中于4﹣8月,占年降水量的65%以上.”由此我们可以判定孝感的气候类型属于( )
A . 温带季风性气候
B .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C . 地中海气候
D . 温带海洋性气候
36、在亚欧大陆的东南部分布有世界上范围最广的季风性气候,而在其内部分布有世界上范围最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两地的地形地势不同
B . 两地的海陆位置不同
C . 两地的纬度不同
D . 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37、小华到某地旅游,他发现这里的居民皮肤白皙,头发呈波状、色浅,鼻梁高,嘴唇薄.参观游览过
程中,常见到尖顶的宗教建筑“教堂”.小华旅游的地方最有可能是( )
A . 非洲南部
B . 亚洲西部
C . 欧洲西部
D . 亚洲东部
38、世界上人口数量位居前两位的国家是( )
A . 中国、印度
B . 中国、美国
C . 中国、印尼
D . 中国、巴基斯坦
39、欧洲的居民主要是( )
A . 白色人种
B . 黄色人种
C . 黑色人种
D . 混血人种
40、如图表示的是下列哪一种宗教( )
A . 基督教
B . 伊斯兰教
C . 佛教
D . 道教
41、下列关于世界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佛教创始于中国
B .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C .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 . 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42、世界上使用的语言人数最多的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分别( )
A . 汉语、俄语
B . 英语、法语
C . 汉语、英语
D . 俄语、英语
43、关于拉丁美洲居民的正确叙述是( )
A . 拉丁美洲目前居民以印第安人为主
B . 拉丁美洲目前居民以混血种人为主
C . 拉丁美洲原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
D . 拉丁美洲黄色人种比重最大
44、如图所示,夏季A城市的气温比B城市的气温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
D . 人类活动
45、如图属于以下哪个地区的民居景观( )
A . 黄土高原
B . 东北平原
C . 华北平原
D . 内蒙古高原
46、孝感地区的房屋多为坐北朝南且屋顶坡度大,这体现了( )
A . 民居与生活习惯的关系
B . 民居与地形的关系
C . 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D . 当地人的喜好
47、房屋建筑与当地自然条件密切相关,“高脚屋”主要适应的自然条件是( )
A . 多地震
B . 气候严寒
C . 气候湿热
D . 热带干旱草原
48、下列各地区的区域文化与当地自然条件或民族习俗组合正确的是( )
A . 也门的住房大多是平顶﹣﹣气候湿热的自然条件
B . 孟加拉人以船为交通工具﹣﹣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C . 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多住高脚屋﹣﹣多地震
D . 沙特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高纬度地区,气候严寒
49、“遛狗不见狗,狗绳提在手,见绳不见手,狗叫人才走”。这段话调侃的恶劣天气不仅影响了交通运输,也对人们健康危害极大。这段话反映的天气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50、判断图中①②两地的气温( )
A . ①处在0℃以上,②处在4℃以上
B . ①处在0℃以下,②处在4℃以上
C . ①处在0℃以下,②处在4℃以下
D . ①处在0℃以上,②处在4℃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