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4小题)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 △ , 使绿水青山 △ 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我们该怎样做文章
①《岳阳楼记》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在下评语前,我们不妨先探究一下好文章的标准。概括地说可以叫作“一文、二为、三境、五诀”。
②一文是指文采。文章是一门以文字为对象的形式艺术,它要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并通过这个法则表达作者的精神美。“二为”是指写文章的目的,既要有思想,又要有美感。“三境”是指文章要达到三个境界。一是景物之美,绘出逼真的形象,让人如临其境,谓之“形境”;二是情感之美,创造一种精神氛围叫人留恋体味,谓之“情境";三是哲理之美,说出一个道理,让你口服心服,谓之“理境”。这三个境界一个比一个高。“五诀”是指要达到这三境的方法,我把它叫作“文章五诀”,即“形、事、情、理、典”。
③以这个标准来分析《岳阳楼记》,我们就会惊喜地发现它原来暗合作文和审美的规律,所以成了一篇千古不朽的范文。
④开篇叙写这件事的缘起。以事起兴,作一个引子,用“事”字诀。第二段描写洞庭湖的气象,借山川豪气写忠臣志士之志,用“形”字诀。第三、四段设想了两种“览物之情”,创造出一悲一喜的意境,通过景物描写营造气氛,即用“形”字诀和“情”字诀。接着,导出哲理,将形和情有意推向理的高度,设问:有没有超出上面那两种的情况呢?有,那就不是一般人,而是“古仁人之心”了。到文章快结束时才推出一个响亮的哲理式结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用的是“理”字诀。
⑤这是全文的主题,范仲淹道出这种为人、为臣的本质的理性的大美,文章就千古不朽了。作者讲完这个结论后,文章又从“理”回转到“情”:“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写出了一种超时空的向往和惆怅。结尾不经意间再轻带一笔转回到记“事”:“时六年九月十五日”,照应文章的开头,像个绕梁的余音。至此文章形、事、情、理都有,形美、情美、理美三个层次皆具,已达到了一个完美的艺术境界。
⑥虽然我们给出了“一文”的要求、“二为”的宗旨、“三境”的标准、“五诀”的方法,但并不是谁人拿去一套,就可以写出一篇好文章。这还得有一个艰苦的修炼过程。
⑦凡古今文章,从作者角度分有两大类:“文人文章”和“道德文章”。政治家为文是用个性的话说出共性的思想。如果只会用共性的语言说共性的思想,就是官话、套话,有理而无美,这不叫文章,也不可能流传。“文人文章”,求“美"而不求“理”,是以个性的语言说出共性的美感。常“美"有余而理不足。因为文章第一位是表达思想,“理境”为“三境”中最高之境,相对来讲,先入艺术之门,再求深造思想难;先登思想之峰,再入艺术之门易。所以真正的大文章家,由政治家、思想家出身的多,而专攻文章,以文为业的反倒少。历史上的范仲淹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学者,也许他从来也没有把自己当作一个作家。
⑧好文章是一个人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全部知识和阅历的结晶,是他生命的写照。其中不知要经历多少矛盾、冲突、坎坷、辛酸、成功与失败。这非主观意志可得,只可遇而不可求。它要综天时地利之和,得历史演变之机,靠作者的修炼之功,是积数十年甚或数百年才可能出现的一个思想和艺术的高峰。
⑨范仲淹为我们写了一篇千古美文,留下了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政治财富,同时他也以不朽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载入史册。
(文/梁衡,基于命题需要有改动)
这里会开出一朵花
韩寒
①小野很小的时候,从她奶奶那里学会了一套评判标准,那就是,害虫和益虫。有天,我正吃饭,小野突然从旁边飞身而出,口中大喊“害虫,打死!”然后一只飞蛾就被她拍死了。
②我大吃一惊,说:“小野,这是不对的。”她说:“这是奶奶说的。”这是我一直想和她探讨的一个观点,但我想了很久也没找到合适的措辞,为此我和我的母亲还争辩过:“对于那些虫族,所谓的有害与有益都是相对于人类而言,但你让小孩子过早有了这种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想法,并不利于她的心理健康。”我母亲反驳道:“那蚊子咬她怎么办?难道还要养起来?害虫就是害虫,小孩子不能好坏不分,《农夫与蛇》的故事你听过没有?”
③毫无疑问,这事一直争不出个结果,但小野飞身杀虫让我很生气。我站了起来,以前所未有的严厉再次责问她:“你可以吗?你可以这样做吗?
④她从未见我如此,退了一步,有点畏怯道:“它是坏的小动物,它是苍蝇(那时候她把一切在空中飞的昆虫都叫苍蝇)。”
⑤我突然思路开朗,构建出关于此事完整的哲学体系:“什么叫坏的,什么叫好的?伤害你的小动物就是坏的,不伤害你的小动物就是好的,这个飞飞的小动物伤害你了么?没有,是吧。”我顿了顿,接着说:“而且你把它打死了,它很痛苦。还有,它的家人找不到它了,一定会很难过,你知道吗?所以你错了,你要做那些让它很快乐的事情,你知道吗?”
⑥也许是我语气太严厉,小野突然一句不说,两眼通红,凝滞几秒,瞬间大哭了起来。
⑦我没有即刻安慰她,继续追问:“你说,你做错了吗?”小野已经哭得没法说一句完整的句子,但抽泣之中,她还是断断续续说:“我错了。” 我上前抚了抚她的脑袋,语气缓和道:“那你现在要做什么呢?”小野哭着走到那只飞蛾那里,蹲下身子说:“对不起,你很痛苦。”
⑧看着她好几滴泪都落到地板上,我心疼不已,更怕因此给她留下更大的心理创伤,便心生一计,说:“别哭了,我们一起帮助它好吗?” 小野噙着泪水道:“好。”
⑨我把飞蛾捡起,带上小铲子,牵上小野到了一片土地。我挖了一个小坑。让小野把飞蛾放了进去,顺便告诉她,这是飞蛾,不是苍蝇。我教小野把土盖上以后说:“这只飞蛾以前是个动物,现在它死了,我们把她埋了起来它就会变成一朵花,变成另外一种生命,就不会再痛苦了。”小野你快去拿你的水壶来,我们要浇水了。小野飞奔入屋。
⑩我立刻起身,跑到十几米外摘了一朵花,返回去,把花插在刚才埋飞蛾的地方。刚完成这个动作,小野正好提着水壶从屋里出来。她走到那朵花前,惊讶得说不出话。我说:“你看,就在刚才,它变成了一朵花长了出来,说明它已经原谅你了。
⑪小野顿时破涕为笑,像只温顺的小绵羊依偎到我的怀里,说:“它这么快就有了花。”我亲了她一口,说:“是啊,我们又是它的好朋友了。它很快长了出来说明它很快乐。”小野开心地笑了。
⑫我说,“别难过了,小野,那只飞蛾变成了花,现在像我们一样快乐。”
⑬夕阳西下,我抱起她,走向远方。我想所谓教育也许就是这样,爱与耐心,加上用孩子能明白的方式。这世界不是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但这世界上的很多东西不能只用好或者坏来形容。初秋,已经开始吹起凉风,但此情此景能温暖一切。
(选自《读者》,有改动)
三、课外阅读(共1小题)
林大中字和叔,婺州永康人。入太学,登绍兴三十年进士第,知抚州金谿县。已而主太常寺簿。光宗受禅,除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奏言:“进退人才,当观其趣向之大体,不当责其行事之小节。趣向果正,虽小节可责,不失为君子;趣向不正,虽小节可喜,不失为小人。”马大同为户部,大中劾其用法峻。上欲易置他部,大中曰:“是尝为刑部,固以深刻称。”章三上不报。又论大理少卿宋之瑞,章四上,又不报。大中以言不行,求去,改吏部侍郎,辞不拜,乃除大中直宝谟阁,而大同、之瑞俱与郡。城南民田,潮溢不可种,大中捐公帑治石筑之,民不知役而蒙其利。郡讹言夜有妖大中谓此必黠贼所为立捕黥之人情遂安。大中罢归,屏居十二年,未尝以得丧关其心。 及侂胄诛,即召见,落致仕,试吏部尚书。嘉定改元,兼太子宾客。是年六月卒,年七十有八,赠资政殿学士、正奉大夫,谥正惠。
节选自《宋史•林大中传》)
郡讹言夜有妖大中谓此必黠贼所为立捕黥之人情遂安
(2)及侂胄诛,即召见,落致仕,试吏部尚书。
四、名著阅读(共1小题)
①晁盖回到寨中,心中甚忧。众将劝道:“哥哥且宽心,今日混战,各折了些军马,又不曾输与他,何须忧闷!”晁盖只是郁郁不乐。
②第四日,忽有两个和尚到晁盖寨里来投拜。军人引到中军帐前,两个和尚跪下告道:“小僧是曾头市上东边法华寺里监寺僧人,今被曾家五虎常来本寺作践,索要金帛,无所不为。小僧已知他的出没去处,特地前来拜请头领劫寨,剿除了他时,当坊有幸。”晁盖见说大喜。便请两个和尚坐了,置酒相待。林冲谏道:“哥哥休得听信,其中莫非有诈?”和尚道:“小僧是个出家人,怎敢妄语!久闻梁山泊行仁义之道,所过之处,并不扰民。因此特来拜投,如何故来啜赚将军?况兼曾家未必赢得头领大军,何故相疑?”晁盖道:“兄弟休生疑心,误了大事。今晚我自去走一遭。”林冲道:“哥哥休去,我等分一半人马去劫寨,哥哥在外面接应。”晁盖道:“我不自去,谁肯向前?你可留一半军马在外接应。”
③黑夜,军士到法华寺内,晁盖道:“那个时分可去?”和尚道:“待三更时分,他无准备。”初时听得曾头市上整整齐齐打更鼓响,又听了半个更次,绝不闻更点之声。和尚道:“军人想是已睡了。如今可去。”和尚当先引路。晁盖带同诸将上马,领兵离了法华寺,跟着和尚。
④行不到五里多路,黑影处却不见了两个僧人,前军不敢行动。看四边路杂难行,又不见有人家。军士却慌起来,报与晁盖知道。呼延灼便叫急回旧路。走不到百十步,只见四下里金鼓齐鸣,喊声振地,一望都是火把。晁盖众将引军夺路而走,才转得两个湾,撞出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不期一箭,正中晁盖脸上,倒撞下马来。却得呼延灼、燕顺两骑马,死并将去。背后刘唐、白胜救得晁盖上马,杀出村中来。村口林冲等引军接应,刚才敌得住。两军混战,直杀到天明,各自归寨。
五、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近期,为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推进,为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复课营造安全健康的学习、生产、生活环境,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全市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十天大会战”。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以“核酸检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六、作文(共1小题)
创业初期,华为秉承20世纪60年代“两弹一星”精神,在没有资源、没有条件的前提下,华为研发人员依靠废寝忘食、忘我奉献的奋斗精神钻研技术方案,完成了开发、验证、测试产品设备等工作,并且由此诞生了华为引以为傲的“垫子文化”。
华为人告诉我们 :成功是奋斗出来的。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根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请以化名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