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初中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字词书写(共1小题)
夜很静,似乎只听得远处蝉鸣的声音。燥热的盛夏,在繁忙的工作与(suǒ)__________事之外,或许就剩下此刻独享的清宁了。窗外繁花似(jǐn)________,我只想置身于一个幽静的小院,在挤满花蕾的树下,倾听花开的声音。凉风有信,花开知许。美好的时光总会悄无声息。我一直喜欢一些能够温暖心灵的东西,这个世界,总有一份薄凉需要温暖与慰藉。携一襟旖旎的风景,伴着潺潺的溪水,听着络(yì)_______不绝的清音,(zhàn)_______放深藏眉间的念想与期盼。让寂寂的灵魂,遇见属于自己的青山秀水。
①(suǒ) 事 ②繁花似(jǐn) ③络(yì) 不绝 ④(zhàn) 放
悄无声息 (A.qiǎo B.qiāo) 慰藉 (A.jí B.jiè)
二、句子默写(共1小题)
三、名著阅读(共1小题)
祥子看得清清楚楚,递过那一毛钱的时候,太太的手有点哆嗦。送完了客,帮着张妈把牌来什么的收拾好,祥子看了太太一眼。太太叫张妈去拿点开水,等张妈出了屋门,她拿出一毛钱来:“拿去,别拿眼紧扫打着我!”祥子的脸忽然紫了,挺了挺腰,好像头要顶住房梁,一把抓起那张毛票,摔在太太的胖脸上:“给我四天的工线!”
四、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材料一)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
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分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材料三)
“世界读书日”宣传海报(见下图)
五、诗歌鉴赏(共1小题)
山中雪后
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 ,
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
一种清孤不等闲。
夜雪①
白居易
已讶衾②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
时闻折竹声。
【注释】①《夜雪》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时年四十五,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②衾:被子。
六、对比阅读(共1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意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①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②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有改动)
【注释】①造次:鲁莽,轻率。②拊(fǔ):抚摩。
加点字 |
《古代汉语词典》常用义 |
字义 |
①肃意尚轻蒙 |
A.分量小。B.轻易,随便。C.轻视。D.轻佻,轻浮。 |
|
②君宜顾之 |
A.回头看。B.探望,拜访。C.关心,照顾.D。反而,却。 |
|
③以备不虞 |
A.意料,预料。B.忧患。C.欺骗。D.朝代名。 |
|
④肃于是越席就之 |
A.完成,成功。B.就在,就职。C.看,观赏。D.靠近,走近。 |
|
①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②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七、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雁鱼铜灯
①在环境恶化的今天,环保已成为世人皆知的理念,但令现代人没想到的是,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古人就有了环保理念,还制造出了一种别致的环保灯具——雁鱼铜灯。
②1985年,山西省朔州市西汉墓地出土了一件足有半米多高,样子像一只大鸟的青铜器物。这件文物一出土,就立即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他们经过仔细查证,发现这是一件汉代灯具,其造型优美、独特,为大雁回首衔鱼的伫立姿态,雁额顶有冠,预部修长,身躯宽肥,雁身两侧铸出羽奚,双足并立,雁嘴里街着鱼形的灯罩,逐得名“雁鱼铜灯”。
③雁鱼铜灯整体由雁首、颈、雁体、灯盘、灯罩5部分套合而成,属于汉代红灯的完美代表。在汉代,照明用的灯油大多用动物油脂制作,燃烧时会产生炭粒和大量油烟灰垢,而这些污染物会随着热空气挥发到室内,造成空气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而雁鱼铜灯却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盏灯颀长的雁颈即为通导烟气的烟道,鱼腹、雁颈、雁体内部中空、相连,灯油燃烧时产生的油烟灰垢,会被收拢在鱼腹内部,然后通过雁颈导入盛水的雁腹,溶解在水里,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尤其令人惊奇的是,雁体上的鱼形灯罩还有两块弧形屏板,可以自由转动,这样的设计不但可以调节灯光照射的方向,还能起到防风的作用。
④雁鱼铜灯独特的造型,还有别样的喻义。在古代,鱼和雁代表着古人的情感寄托,这可以从一些成语中看出端倪:“目断鳞鸿”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鱼沉鸿断”,表示音信断绝;“沉鱼落雁”形容女子容貌美丽……而在汉朝时,鱼和雁更是富裕生活和爱情婚姻的象征。古代定亲时,要送上一只大雁作聘礼,一方面表示诚实守信,不变故,另一方面表示要知辈分、懂安分,长幼有序,不僭越。因此,雁衔鱼代表着夫妻思爱、生活富裕。汉朝时,室内家具普遍较矮,所以半米多高的雁鱼铜灯,堪称“豪华落地灯”。
⑤雁鱼铜灯不仅融合了实用功能与环保理念,还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不仅体现了当时先进的设计制作工艺,也反映了当时人们高雅的生活情趣。而反观欧洲国家,直到15世纪才由达·芬奇发明铁皮导烟灯罩,相比之下,雁鱼铜灯足足早了1400多年。
⑥迄今为止,雁鱼铜灯一共出土了3盏,其中山西博物院收藏的那盏通体锈蚀,彩绘所剩无几;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那盏彩绘大部分留存;而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那盏彩绘保留完整,十分精美。
而反观欧洲国家,直到15世纪才由达·芬奇发明铁皮导烟灯罩,相比之下,雁鱼铜灯足足早了1400多年。
我师竹荪
吴道富
①蒋老师是1960年前后我就读新群中学高中时的语文教师,也兼过班主任。他上四十了吧,尚单身,不善侃谈,夏天白衬衫长裤,春秋冬皆深色中山装外套。
②我头回“犯规”,乃因不知天高地厚写了自以为诗歌的《一串鲜花》充作文交卷,心扰发憷,谁料老师欣然将它在课堂上朗读、点评还表扬,给我莫大激励!入“学霸”之列的古同学,清清瘦瘦,四季总穿着打补丁但干净的衣装;大冷天,课间他多在走廊搓手跺足取暖,上课则双脚并拢御寒;中午,同学回家吃饭,古自带饭盒解决。古与我住家近,也投契,放学常同行。某冬日,蒋老师叫我放学后留下,学生散尽,他带我去离校甚近的“静安别墅”家中,老师仅偏居一朝北小室,书刊多于生活用品。他拿出一包捆妥的软物交我送至古家,说:他家境差,冬天还穿着单裤,这条绒线裤我只穿过一回,两人身高相似可以穿的,还有20元(当时在沪工作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月资48元5角)叫他买点吃的,也一定要收下。又再三叮嘱你俩千万莫声张!
③是夜,我心热步急至古家,统共一间,古与父母众弟妹都感激得除了不断“谢谢蒋老师”,说不出更多的话,同学闪烁的泪光我是看分明的。翌日禀告,说了句“奉命唯谨”,老师笑了。课时我留意古,他双腿自然又开着。
④高中班主任不易当,那么碰到突发事件如何处理呢?一次,聪颖的戚同学不知怎地竟与“达瓦里希”(给俄语老师起的绰号)在课堂上互开俄语顶撞起来,老师状告班主任。放学后,蒋老师把戚叫到走廊扶栏谈话,我们有意从他俩身后走过却听不清,只见两人渐渐靠拢,戚甚而露出笑容。候戚问之,告“蒋老师讲得上路”。之后戚当面向“达瓦里希”道歉,师生复情。蒋师善教可见一斑。
⑤我到外地工作,常从蒋师那娟秀细密的字体中获得温暖和教益。我调回沪,通信仍频,惯称“道富兄”,羞赧受之。老师婚后搬至瑞金一路,居二室,师母特地腾出一室作其书房。退休后,老师除了参与《辞海》等大型工具书校注编写,还肩负《实用汉语词典》副主编重任,不论酷署严寒,白天去图书馆阅报刊查资料,晚间伏案搦管,老亦有为。《新闻报》连载我小说《导游手记》不久,即奉师长信,在详评、肯定之余,指出错别字34个和“修辞方面可商榷者”15处,其阅览之广,____,令吾感佩!出书时我已按指点勘正。上海电视节,“新群”同窗吴思远(香港名导)应邀参会,他请我邀约蒋老师夫妇于锦江饭店欢聚。畅叙间思远忆昔:课余捧读,蒋老师问读什么?答“三国志”;师持书纠正—这是小说《三国演义》,《三国志》是陈寿写的历史书;蒋老师就是这样时时处处给我们赐教的!
⑥蒋老师名竹荪,籍云南,毕业于清华大学文学院,谢世十四年矣,平凡一生,给予我不平常的记忆.清明时节,驰念恩师,往往会诵出朱自清先生《背影》中的句子,浮现老师那普普通通的身影……
(选自《新民晚报》2019年3月26日,有改动)
①老师仅偏居一朝北小室,书刊多于生活用品。
②课时我留意古,他双腿自然叉开着。
(链接)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节选自朱自清《背影》)
八、作文(共1小题)
疫情期间,我们静心居家,你可曾打开父母的手机相册,翻看以前的照片?那一个个美好的瞬间定格为一幅幅温暖的画面。这一幅幅画面相连,构建了一串串往事。
同心战疫期间,我们守望相助,你可曾被电视上、朋友圈里的某一幅画面,瞬间泪目或久久感动?照片上的一张张面庞,其实也是那一个个照片后的一个个故事,诉说温情,传递力量。
请以“照片里的 ▲”为题目,完成写作。
要求:1)补全题目;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或者暗示真实的学校、班级和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