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小题)
二、句子默写(共1小题)
三、基础知识综合(共1小题)
粽香四溢,百舟竞渡,又是一年端午至。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历经千年岁月淘洗(甲)(A 洗濯 B 保留好的,除掉坏的),传承至今,níng①( )结着 bó②( )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 , , 。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而是“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乙)(A 新的局面或形式B 不熟悉的面孔),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①处 ②处
甲处 乙处
①植根在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
②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③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3)四、诗歌鉴赏(共1小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五、翻译(共1小题)
①但当涉猎(《孙权劝学》) ②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③陶后鲜有闻(《陋室铭》) ④阅十余岁(《河中石兽》)
六、课外阅读(共1小题)
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①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② , 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③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 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 , 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④ , 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资:帮助,辅助。②羽括:箭末装羽毛。③苟:如果。④严:尊敬。
①德者,才之帅也。
②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
七、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盛夏莲塘
①亭台碧水之畔,莲以湖光为镜,朝露中粉面含春,轻舒玉臂,细挽清风临水梳妆。波光粼动时,秀目微倾,香唇欲启,谛听游鱼浅水低吟的神韵。而她,植根于深泥之中,浮身在绿水之间,含而不露,艳而不妖,甘于寂寞,洁身自好的品性,激起我心间曼妙的神思……
②我无限怀念故乡的莲塘。那里河渠纵横,池塘、湖泊点缀其间。点点莲荷在风中摇曳生姿,绿肥红瘦、风姿雨韵,在雨打莲塘的傍晚,残荷伏雨隐忍的美,总是摄人心魄,不忍触碰,让人心生怜爱之情。
③当木叶葳蕤、绿草盈窗的时节。当你把目光投向大片莲塘,刹那间,你会看到一片翠黄、碧绿的叶盖,脸挨着脸、肩并着肩,在阳光下慎重地舒展着花和叶。那一根根中通外直的叶杆,撑着一顶顶小圆伞,似乎在踮着脚尖互相比试高低。蓦地一阵风吹来,碧盘叮当,碧珠滚玉盘似的撒开,把晨露化作点点流韵,在阳光下洒满。而那枝枝错落的莲花,披着粉红、洁白的衣装,摇曳成一曲舒缓的江南小调,在绿叶丛中翩翩起舞,用青春的亮丽、少女的情怀,装点出湖光山色,描绘成阡陌田畴。
④想起莲塘,我便想起少年时代编织的童趣。几个莲塘边戏水的少年,坐着一只大木盆似的小船,钻进莲花丛中,摘个莲蓬,剥出莲子,你一颗,我一颗塞进嘴里,咀嚼着那年青葱的时光。已经不记得是哪个顽皮的少年,采得塘中那朵最艳丽的莲花,回头塞在妹妹手里,让她扮成出嫁的新娘,几个调皮捣蛋的男孩鼓着腮帮,将折断的莲杆吹成嘀嗒作响的唢呐,每人头上戴一顶莲叶的盖帽,一路欢呼雀跃,装扮成送亲的队伍,喧闹着走过故乡青石铺就的老街。
⑤往日美好的念想流溢在指尖,回转身时,那些经年的往事早已随水溯远。
⑥长大后,我告别了故乡,不能再和朝夕相处的莲塘为伴。即使偶尔在城市的公园里与莲邂逅,也只能做短暂相视,心中对于莲的念想,转瞬又被繁忙的脚步覆盖。我未能远离尘世,莲却能独处一隅,清心脱俗,把心中的柔情默默献给碧水清风,献给那一潭静水深泥。
⑦最近,我又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重新面对那一片久违的莲塘,脑子里倏忽跳出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传颂千古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梦影交叠,少年时候的心曲在心间回荡,莲影如曲,摇曳成歌,重新带我回到多年以前,甚至多年以后……
⑧我在莲塘边久久徘徊,驻足沉思 , 深深吮吸着风中送来的阵阵莲花香。抬眼深望的瞬间,那碧池疏影中的莲花,在清晨的雨幕里,涤荡出一帘静美的舞姿……
①解释文章第⑧段“深深吮吸着风中送来的阵阵莲花香”中的加点词。
②你觉得第③段“蓦地一阵风吹来,碧盘叮当,碧珠滚玉盘似的撒开”这种表达的“创意”在哪?请赏析。
材料:
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选自冰心的《荷叶·母亲》
蚊子为什么没有被雨滴砸死
①漫步细雨中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浪漫而惬意的,但对体积微小的昆虫而言,譬如蚊子,雨中漫步简直是一场灾难。一滴雨的重量可达到蚊子体重的 50 倍之多,人们所谓的毛毛雨,在蚊子看来,不亚于一辆辆甲壳虫汽车从天而降。但是,在这“甲壳虫汽车雨中,蚊子却能够毫发无损,这是什么原因呢?
②为破解这一谜题,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胡立德教授与美国疾控中心合作,对雨中飞舞的蚊子进行了高速摄像,以观察蚊子被雨滴击中瞬间的行为。
③通过视频,胡立德教授与他的研究小组分析了雨滴击中蚊子不同部位的各种情况,计算出蚊子被雨滴击中的瞬间所受到的作用力,以及其后随雨滴向下移动的距离。他们发现,蚊子并不像人们可能推测的那样去躲避雨滴,也不会因遭到雨滴的冲击而受伤,秘密之一就在于蚊子体重极轻。
④原来,蚊子被雨滴击中时并不进行抵挡,而是与雨滴融为一体,顺应它的趋势落下。如果雨滴击中蚊子的翅膀或腿部,它会向击中的那一侧倾斜,并通过“侧身翻滚”的高难度动作,让雨滴从身体一侧滑落;当雨滴正中蚊子身体时,它先顺应雨滴强大的推力与之同下落,随之迅速侧向微调与雨滴分离并恢复飞行。
⑤研究者还发现,当雨滴击中栖息于地面的蚊子时,雨滴的速度在瞬间减小为0,这时蚊子就会承受相当于它体重10000倍的力,足以致命。当蚊子在空中被击中并采用“不抵抗”策略时,它受到的冲击力就减小为其体重的1/50至1/300,此时,这雨滴就像一根极细小的羽毛压在了蚊子身上——这是蚊子能够承受的。
⑥虽说蚊子柔弱如风中柳絮会被雨滴砸得摇晃不定,但正是由于它体重极轻,雨滴在与蚊子碰撞的过程中几乎没有减速,它的动能也几乎没有转化为能量击打在蚊子身上,而是让蚊子瞬间 加速下降,从而化解了高速下降的雨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就像是“以柔克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小小的蚊子还是个太极高手呢!
⑦蚊子在雨中安然无恙的另一个秘密,是覆盖它们全身的细毛具有疏水性。这种防水的细毛使得蚊子与打在它身上的雨滴保持分隔状态,从而使蚊子能够迅速摆脱雨滴重新飞起,在雨滴将它们砸落地面造成致命伤害前成功逃生。
⑧胡立德教授的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实上,这项研究不只是跟蚊子有关。在应对自然之道上,动物往往有着比人类更丰富的经验,它们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拥有了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研究动物应对大自然的特殊本领,可为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新的设计思想,解决机械技术上的诸多难题——比如,如何更好地设计微型飞行器,让它们能像蚊子这类昆虫一样,在雨中轻盈地飞翔。
八、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材料一)
由于病毒外壳带有棘突(spike),看起来像“皇冠”,因此 1975 年被正式命名为冠状病毒。人类冠状病毒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从症状上来看,人类感染一般冠状病毒潜伏期为 2—5 天,引起的症状类似普通感冒,如发热、咳嗽、咽痛和鼻炎等轻微上呼吸道症状, 少数病例可有神经系统等并发症。并且在冬季、春季高发,各年龄组人群普遍易感,在儿童、老人及免疫力低下等特定人群中危害严重,并可发生重复感染以及多种呼吸道病毒的共感染。
目前,我国发现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约为 2—14 天。初期会引起发热、乏力、干咳等呼吸道症状,病情发展较快,7 天内即会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会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等较为严重的肺炎症状。
(材料二)
2020年2月23日至3月13日全国疫情新增确诊、疑似病例趋势图。
(材料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存在“人传人”现象。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主要为对症支持疗法,无特效药物,对于人体内病毒的杀灭主要依赖人类自身免疫系统。因此,科学预防是关键。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人民抗击疫情,共克时艰。全民居家隔离,减少人员流动,阻止了病毒传播蔓延;公共场所增设“一米线”标识,引导人们按照一米安全距离排队,避免聚集,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多加了一道“安全锁”;全民提高个人防护意识,出门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用自身的健康生活方式为抗击疫情做贡献。
九、名著阅读(共2小题)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好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以上这段话中的“他”是指谁?从文段内容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述。
十、作文(共1小题)
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5月27日成功登顶测量,这是不惧挑战、勇往直前的自觉行动,这是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生动宣誓,这是团结一致、攻克难关的精神守望,这是为人类勇探索创未来的责任担当……
奋斗的时代,每一名中国人都是攀登者,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中国梦想、中国精神。请以“攀登”为题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正文中如需出现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